[实用新型]一种可微量供水的实验动物饮水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9084.8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0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雅莉;付萌;房艳;高俊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1/035 | 分类号: | A01K1/035;A01K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供水 实验 动物 饮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容器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微量供水的实验动物饮水瓶。本实用新型由饮水管、瓶塞、微量管和瓶体四部分组成。其中,饮水管为金属材质,其前端出水口孔光滑圆整。瓶塞为无毒橡胶材质,其外径与瓶体瓶口内径相同,用于密封瓶口。瓶塞中央穿孔且孔直径与饮水管外径相同。瓶塞高度小于饮水管长度,与瓶体的瓶口高度相同。饮水管插置于瓶塞中央孔中。微量管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管,管口边缘外延,管身直径小于瓶体瓶口内径,放置于瓶体内。瓶体瓶口与瓶身相接处有一卡槽,与瓶塞配合将微量管夹置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可供实验动物微量饮水或药品溶液,并充分利用瓶内液体,减少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容器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微量供水的实验动物饮水瓶,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供实验动物微量饮水或药品溶液,并充分利用瓶内液体,减少损失的实验动物饮水瓶。
背景技术
在生命科学的探索研究中,对人的各种生理现象、病理机制、毒理安全性等相关研究中,大多需要借助动物实验进行阐述或验证。
饮水瓶是饲养实验动物过程中自主给水的储水装置,通过饮水瓶能够对笼内动物持续自主给水。除此之外,还可用于实验过程中实验药品等的喂养。目前使用较多的饮水瓶是具有一定容量的圆柱状塑料瓶,瓶口由橡胶或塑料活塞相连,活塞正中央穿孔,孔内设置一两端开口的细长金属管,金属管一端插入瓶内,另一端是自主饮水口。在使用过程中,饮水瓶倒置斜放在饲养笼上,将饮水端的金属管插入笼内即可自主给水。此类型饮水瓶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饮水瓶内液体体积越来越少,会有一定量的液体残存于瓶口处,无法通过金属管持续供给。因此在喂养实验动物饮用水或药品溶液时,会由于残存在瓶内的少量液体,造成实验动物饮用量的不确定,以及实验药品的损失,进而导致实验数据的不准确。因此,急需一种可微量供水的实验动物饮水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可提供一种微量供水的实验动物饮水瓶,供实验动物微量饮水或药品溶液,并充分利用瓶内液体,减少损失。
为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可微量供水的实验动物饮水瓶,其特征在于,由饮水管(1)、瓶塞(2)、微量管(4)和瓶体(3)四部分组成。
其中,饮水管(1)为金属材质,其前端出水口孔光滑圆整。瓶塞(2)外径与瓶体(3)瓶口内径相同,用于密封瓶口。瓶塞(2)中央穿孔且孔直径与饮水管(1)外径相同。瓶塞(2)高度小于饮水管(1)长度,与瓶体(3)的瓶口高度相同。饮水管(1)插置于瓶塞(2)中央孔中。微量管(4)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管,管口边缘外延,管身直径小于瓶体(3)瓶口内径,放置于瓶体(3)内。瓶体(3)瓶口与瓶身相接处有一卡槽(5),与瓶塞(2)配合将微量管(4)夹置固定。
同时,瓶塞(2)为无毒橡胶材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微量供水的实验动物饮水瓶,饮水瓶中可固定放置一微量管,供实验动物微量饮水或药品溶液,并充分利用瓶内液体,减少损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可微量供水的实验动物饮水瓶结构图。
其中:1.饮水管;2.瓶塞;3.瓶体;4.微量管;5.卡槽。
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当提供给实验动物的饮用液体较少时,可将装有液体的微量管放入瓶体内的卡槽处,在瓶体瓶口塞上插有饮水管的瓶塞。将饮水瓶倒置斜放在饲养笼上,便可持续供给实验动物液体。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覆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90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堆垛机的侧部对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