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薯无土栽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68030.X | 申请日: | 2019-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0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郑德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德秀 |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兴华粤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45 | 代理人: | 吴剑锋 |
| 地址: | 512700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薯 无土栽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红薯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有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设有水管,在所述水管上依次设有多个喷头,在位于喷头两侧设有挂钩并固定在水管上,在所述底板顶部铰接有多个能拼合成圆筒的弧形板,在所述底板底部设有转盘,在所述底板底部设有能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在所述底板底部设有当转盘转动时能使弧形板翻转打开的驱动组件并与弧形板的铰接轴连接,在所述弧形板顶部设有能把弧形板锁在一起的锁合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在收成的时候轻松的把红薯从容器中取出,而且容器还能重复使用,相比用一次性的容器要更环保,成本更低,相比盆子当容器的,把红薯从容器中取出时要更节省时间和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薯无土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以经有无土栽培红薯的技术,一般为用一个容器把营养混合物放进去再挂在支架上,而红薯的藤就埋在营养混合中,只要定时浇水,红薯就能健康成长,但在现有的技术中无土栽培红薯所用的容器一般为一次性的胶盆,在收成时只要把胶盆剪开就能轻松的把红薯取出,但这样既不环保,成本又高,有些不是一次性的盆子当在收成时就要把红薯从盘子内挖出,相比一次性的盘子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劳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红薯无土栽培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红薯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有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设有水管,在所述水管上依次设有多个喷头,在位于喷头两侧设有挂钩并固定在水管上,在所述喷头下方设有底板,在所述底板底部设有能把底板悬挂在挂钩上的悬挂组件,在所述底板顶部铰接有多个能拼合成圆筒的弧形板,在所述底板底部设有转盘,在所述底板底部设有能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在所述底板底部设有当转盘转动时能使弧形板翻转打开的驱动组件并与弧形板的铰接轴连接,在所述弧形板顶部设有能把弧形板锁在一起的锁合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在收成的时候轻松的把红薯从容器中取出,而且容器还能重复使用,相比用一次性的容器要更环保,成本更低,相比盆子当容器的,把红薯从容器中取出时要更节省时间和劳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悬挂组件包括有位于两块弧形板贴合面下方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在底板底部,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铰接有L形板,在所述L形板顶部固定设有能钩在挂钩上的钩子,者样就能把整个容器挂在水管上,而且因为在收成红薯时弧形板会翻开,所以L形板设置在两块弧形板之间才不会干涉弧形板正常翻开。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在底板底部的第一固定板,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穿设有手柄,在所述手柄一端固定设有圆盘,在所述圆盘的一侧沿圆周依次设有第一齿牙,在所述转盘的外壁上沿圆周依次设有多个能与第一齿牙相啮合的第二齿牙。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固定在底板底部的第二固定板,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穿设有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固定设有能与第二齿牙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设有第三固定板,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上穿设有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设有能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与弧形板的铰接轴套设连接有皮带,这样在弧形板翻开后,弧形板就会与营养混合物和红薯分开,这样就能把红薯拿下来再去进一步的把营养混合物与红薯分开。
进一步的,所述锁合机构包括有间隔固定在弧形板顶部的第二固定块,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设有弧形杆,在所述弧形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导向槽,在所述弧形杆的外壁上设有能沿第一导向槽移动的第一导向块,在所述弧形杆的外壁上设有推块,在其中一个推块底部设有第一卡块,在所述弧形板外壁上设有限位块,在所述推块与限位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在所述弧形板的外壁上位于第一卡块下方设有第二导向槽,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设有第二导向块,在所述第二导向块顶部设有能与第一卡块相卡合的第二卡块,在所述第二导向槽与第二导向块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只要推动其中一个推块所有的弧形杆都会移动并且插进另一弧形板上的第二固定块中,而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就会扣合,这样弧形板就不能翻动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德秀,未经郑德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8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