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7379.1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3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珀璇;沈良兰;高奎勇;陆红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1/16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226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透析 植入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包括植入式采血机构,植入式采血机构包括导流管、连接弯管和植入管,植入管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弯管,连接弯管和植入管固定连接,且连接弯管和植入管相互贯通,连接弯管的一端设置有导流管,且连接弯管和导流管为一体成型结构,导流管的一端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和导流管通过插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引流管的外侧套接有引流管锁闭开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特点,通过设置植入管可以避免在将其植入到患者血管当中的时候避免出现对患者血管内壁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引流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地台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限位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在进行血液透析的时候,往往为了透析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往往会使用血液引流管。
现有公开号为CN201220450790.X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包括能与人体血管相连通的植入采血管,与植入采血管相交接贯通的血液引流管,用来防止血液流出的夹头,端子和塞头,所述端子与血液引流管的体外段互为一体且相互贯通;所述塞头与端子密封装接,具有结构合理,临床血透操作简便,能够连续重复使用,患者痛苦少等特点。
但是上述的这种血液引流管的植入采血管,只是采用简单的圆形通管,在植入到患者的血管当中非常麻烦,可能会会患者的血管内壁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包括植入式采血机构,植入式采血机构包括导流管、连接弯管和植入管,植入管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弯管,连接弯管和植入管固定连接,且连接弯管和植入管相互贯通,连接弯管的一端设置有导流管,且连接弯管和导流管为一体成型结构,导流管的一端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和导流管通过插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引流管的外侧套接有引流管锁闭开关。
较佳的,引流管包括主流管和分支管道,主流管的一端设置有分支管道,主流管和分支管道为一体成型结构,且主流管和分支管道之间相互贯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主流管的一端设置有分支管道,是为了便于进行血液引流操作,同时也便于在引流操作之后对患者的血管进行冲洗操作。
较佳的,主流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和主流管固定连接,导流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头和导流管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相互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主流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是为了便于将引流管和植入式采血机构之间通过插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进而便于对患者进行血液引流操作。
较佳的,植入管的一端设置有易插入圆头,易插入圆头和植入管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易插入圆头的形状设置为半球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植入管的一端设置有易插入圆头,是为了便于将植入管植入到患者的血管当中个,同时将易插入圆头的形状设置为半球形结构,是为了在将植入管植入到患者血管当中的时候对患者的血管内壁造成损伤。
较佳的,植入管上贯穿开设有引流孔,引流孔等间距分布,易插入圆头上贯穿开设有通流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植入管上贯穿开设有引流孔,是为了增加植入管的柔韧性,同时也便于血液的引流操作,通过在易插入圆头上贯穿开设有通流孔,是为了便于血液的流通,在进行血液引流的时候,不会对血管造成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73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污染虹吸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模具浇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