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增强现实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6014.7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4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许爱国;吴雄峰;张斌;李发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晨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卓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8 | 代理人: | 吴思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增强 现实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体式增强现实设备,包括:增强现实设备主体;与增强现实设备主体分开设置的控制盒;以及用于电连接增强现实设备主体与控制盒的数据线,控制盒内设有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电性连接的充电电池,充电电池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充电,或者通过数据线向增强现实设备主体供电;增强现实设备主体上设有第一接口,控制盒上设有第二接口,数据线的一端与第一接口电连接,数据线的另一端与第二接口连接。通过将处理器及充电电池与所述增强现实设备主体分开设置,可将充电电池的容量根据实际需要增大,同时不需考虑增强现实设备主体的体积无法容纳大容量的充电电池。从而延长用户使用增强现实设备的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强现实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增强现实设备。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技术),也被称为扩增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是促使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内容之间综合在一起的较新的技术内容,其将原本在现实世界的空间范围中比较难以进行体验的实体信息在电脑等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实施模拟仿真处理,叠加将虚拟信息内容在真实世界中加以有效应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实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环境和虚拟物体之间重叠之后,能够在同一个画面以及空间中同时存在。
增强现实设备是应用强现实技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现有的增强现实设备普遍将微处理器,光机模组,以及充电电池集成安装于镜架上。由于镜架的体积有限,无法配置大容量的充电电池,导致用户使用增强现实设备的时间有限,降低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时间增长的分体式增强现实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分体式增强现实设备,进一步地,包括:
增强现实设备主体;
与前述增强现实设备主体分开设置的控制盒;
以及用于电连接前述增强现实设备主体与前述控制盒的数据线,
前述控制盒内设有处理器以及与前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的充电电池,前述充电电池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充电,或者通过数据线向前述增强现实设备主体供电;
前述增强现实设备主体上设有第一接口,前述控制盒上设有第二接口,前述数据线的一端与前述第一接口电连接,前述数据线的另一端与前述第二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增强现实设备主体包括上壳体,与前述上壳体可拆卸安装的透明罩,以及设于前述上壳体与前述透明罩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的光机组件,前述光机组件用于形成增强现实的画面。
进一步地,前述上壳体包括设于前述上壳体前侧的第一容置腔,以及与前述第一容置腔相连接的头戴环;
第一容置腔的内侧前壁和内侧后壁上设有多个凸台部,前述透明罩的边沿上设有与前述凸台对应设置的多个卡扣部。前述凸台部与前述卡扣部匹配扣合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头戴环的内侧周向以及前述第一容置腔的后侧外壁设有缓冲垫。
进一步地,前述光机组件包括增强现实显示模组,以及固定连接于前述增强现实显示模组前侧的光驱动板;
进一步地,前述光驱动板的前侧以及前述增强现实显示模组的顶部分别设有导热件,前述导热件与前述光驱动板之间通过导热剂粘接,前述上壳体的顶部与前述导热件相对位置对应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部。
进一步地,前述导热剂为导热胶或导热硅脂。
进一步地,前述散热部包括多个散热孔,前述多个散热孔分别沿着横向及纵向等距排列呈阵列布设。
进一步地,前述上壳体的前侧外壁中部设有RGB摄像头,前述RGB摄像头与前述光驱动板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晨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晨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60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高湿度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抓斗纠偏装置及成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