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基础工程用搅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65762.3 | 申请日: | 2019-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0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兆弟 |
| 主分类号: | B28C5/08 | 分类号: | B28C5/08;F16H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8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础 工程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桩基础工程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轴组、旋转座和第一驱动机构,转动轴组可转动地设于旋转座上,并第一驱动机构与转动轴组相连接以驱动转动轴组转动;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的搅拌机构的旋转座,以驱动旋转座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机构整体转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轴组转动和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搅拌机构整体转动,使得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转动轴组自转的同时,第二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轴组公转,即在转动轴组转动的同时变换其所在位置,使得水泥和泥土搅拌均匀,提高转动轴组搅拌效率,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基础工程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基础工程中常见的地基加固是通过钻头钻孔后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
常见的搅拌机械是钻头,钻头上具有钻杆,通过驱动器带动钻杆转动实现搅拌,但现有的钻头一般是具有多个仅能同向转动的钻杆,同向转动的搅拌方式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多个钻杆均朝一个方向搅拌会导致搅拌不够均匀,使得制作出的地基强度不够,并且多个钻杆均同向转动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对混凝土进行搅拌,降低了钻杆的施工效率,施工耗时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钻头上的钻杆搅拌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桩基础工程用搅拌装置,以提高搅拌效率,减少施工时间。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桩基础工程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轴组、旋转座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转动轴组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旋转座上,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转动轴组相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动轴组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的所述搅拌机构的旋转座,以驱动所述旋转座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搅拌机构整体转动。
进一步在于,所述转动轴组包括主杆和至少一根第一副杆,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主杆,所述主杆上设有主动齿,所述第一副杆上设有第一从动齿,所述第一从动齿与所述主动齿啮合,并所述第一副杆与所述主杆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在于,所述转动轴组还包括至少一根第二副杆,所述第二副杆上设有第二从动齿,所述第二从动齿与所述第一从动齿啮合,并所述第二副杆与所述第一副杆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副杆和所述第二副杆上均设有搅拌齿,且第一副杆和第二副杆上的搅拌齿不同。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副杆上的搅拌齿呈螺旋状设置,所述第二副杆上的搅拌齿呈辐射状设置。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副杆和所述第二副杆数量相同。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副杆和所述第二副杆均以所述主杆为圆心呈环形分布设置,且所述第一副杆和所述第二副杆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不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齿以所述主动齿为圆心周向均匀分布且形成第一环形结构,所述第二从动齿以所述主动齿为圆心周向均匀分布且形成第二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环形结构与所述第二环形结构直径不同。
进一步在于,所述主杆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副杆长度,所述第一副杆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副杆长度。
进一步在于,所述旋转座远离转动轴组的一端设有转动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架转动以带动旋转座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所述转动架内,所述主杆穿设所述旋转座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兆弟,未经周兆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57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胶带制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面水下通用型水质水利监测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