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夹蝶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65111.4 | 申请日: | 2019-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0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任艳青;李波;满宏蓉;夏传荣;杨庆林;刘震庸;何洋;王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玫德集团临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226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 地址: | 276600 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蝶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夹蝶阀。一种对夹蝶阀,包括阀体、密封阀座、蝶板,蝶板具有上、下轴孔,花键上转轴、光轴下转轴;硬挤压进蝶板上轴孔内并与其呈过盈配合的花键上转轴使用2道O型圈依次与阀体及密封阀座密封;滑动转动安装在蝶板下轴孔内的光轴下转轴使用2道O型圈依次与阀体密封;密封阀座端面全硫化着橡胶密封面。实现了开关本实用新型时蝶板无间隙无滞后,提高了密封效果;防止了本实用新型与管道法兰相接触位置出现渗漏的现象发生;较同规格对夹蝶阀通轴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蝶板截面积减小就30%,通道流通面积增大了18%,管道流损模拟压力损失减少了4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管路连接的阀门,特别是属于一种对夹蝶阀。
背景技术
对夹蝶阀包括阀体和蝶板,现有对夹蝶阀装配蝶板多使用通轴结构,通轴结构的蝶板设计,增大了蝶板截面积,相应缩减了通道截面积,增大了管道流损;同时现有对夹蝶阀也多为使用轴的四方或六方连接结构的对夹蝶阀,由于阀杆四方或六方与蝶板连接存在间隙,造成对夹蝶阀开关过程中存在滞后现象,影响了对夹蝶阀密封;另外现有对夹蝶阀阀体端面(也称密封阀座)橡胶密封面窄,安装使用时有时会因安装位置不正而出现对夹蝶阀蝶阀阀体端面渗漏,造成客户的投诉。如何克服现有对夹蝶阀开关过程中存在的滞后现象,实现开关该对夹蝶阀时蝶板无间隙无滞后,防止该对夹蝶阀与管道法兰安装时相接触位置出现渗漏的现象发生,提高该对夹蝶阀密封性,降低同规格蝶板截面积,相应增大通道截面积,减低管道流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夹蝶阀。使用该对夹蝶阀能克服现有对夹蝶阀开关过程中存在的滞后现象,能实现开关该对夹蝶阀时蝶板无间隙无滞后,能防止该对夹蝶阀与管道法兰安装时相接触位置出现渗漏的现象发生,提高该对夹蝶阀密封性,能降低同规格蝶板截面积,相应增大通道截面积,减低管道流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夹蝶阀,包括阀体、密封阀座、蝶板、O型圈,其特征是:所述蝶板具有上、下轴孔,还包括花键上转轴、光轴下转轴、方头紧定螺钉;所述花键上转轴硬挤压进蝶板上轴孔内,硬挤压进蝶板上轴孔内的花键上转轴与其蝶板上轴孔过盈配合,硬挤压进蝶板上轴孔内并与其呈过盈配合的花键上转轴使用2道O型圈依次与阀体及密封阀座密封;光轴下转轴使用方头紧定螺钉安装在蝶板下轴孔内,安装在蝶板下轴孔内的光轴下转轴与蝶板下轴孔间隙配合,所述光轴下转轴能在蝶板下轴孔内滑动转动,滑动转动安装在蝶板下轴孔内的光轴下转轴使用2道O型圈依次与阀体密封;所述密封阀座端面全硫化着橡胶密封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花键上转轴硬挤压进蝶板上轴孔内,硬挤压进蝶板上轴孔内的花键上转轴与其蝶板上轴孔过盈配合,硬挤压进蝶板上轴孔内并与其呈过盈配合的花键上转轴使用2道O型圈依次与阀体及密封阀座密封;使本实用新型花键上转轴与蝶板连接形成整体,开关本实用新型对夹蝶阀时实现了花键上转轴与蝶板的同步,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对夹蝶阀蝶板无间隙无滞后,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夹蝶阀密封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对夹蝶阀密封阀座端面全硫化着橡胶密封面,相对于现有对夹蝶阀增大了密封阀座硫化着橡胶密封面,增大了本实用新型对夹蝶阀密封阀座端面全硫化着橡胶密封面与管道法兰接触面积,装配后本实用新型对夹蝶阀密封更可靠,防止了本实用新型对夹蝶阀与管道法兰相接触位置出现渗漏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夹蝶阀密封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硬挤压进蝶板上轴孔内并与其呈过盈配合的花键上转轴使用2道O型圈依次与阀体及密封阀座密封,滑动转动安装在蝶板下轴孔内的光轴下转轴使用2道O型圈依次与阀体密封;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花键上转轴、光轴下转轴与蝶板上、下轴孔密封可靠性,降低了本实用新型花键蝶板上、下轴孔轴孔渗漏的风险。
由于本实用新型蝶板设置了上、下轴孔,还设置了花键上转轴、光轴下转轴双半轴结构设计,较同规格对夹蝶阀通轴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蝶板截面积减小了30%,通道流通面积增大了18%,管道流损模拟压力损失减少了40%。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玫德集团临沂有限公司,未经玫德集团临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5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上下料旋转式码垛设备
- 下一篇:智能磷化氢发生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