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质控分析物的储存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64852.0 | 申请日: | 2019-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2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尚雪松;徐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寓润泽(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尚雪松 |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B65D8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致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00 | 代理人: | 陈博旸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质 分析 储存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质控分析物的储存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管口1、上部管体2和下部底座4;所述管口1,由管壁环绕而成,从所述上部管体2到所述管口1,管壁的厚度逐渐变薄;所述上部管体2,由管壁环绕而成,在所述上部管体2内部形成中部腔体3,所述中部腔体3上部与外界连通,所述中部腔体3下部与所述下部底座4接触,所述中部腔体3用于存放质控品;所述下部底座4,外部为上宽下窄的圆台形结构,内部为圆柱形的底部腔体5;所述底部腔体5上端与所述下部底座4的外壁接触,所述底部腔体5下端与外界联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化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质控分析物的的储存管。
背景技术
目前的自动质控,没有可供参考的文献和资料,一直处于探索阶段,ISO15189与CLSI中没有明确基于某个项目给出个性化定制的控制规则,只有一个相对简单的要求,要求指出:每天每个项目至少运行一次质控,每个项目不少于两个水平。
现有的生化检测流水线的结构:主机----储存箱---传送带上的机械臂、取样器、分析仪、封盖器----冰箱等等。流水线本身的用途是进行生化分析,也即自动对大量病人的血样进行各种检测,整个过程是自动化的,目前有很多厂商如雅培等都有生化检测流水线。
具体地,生化检测的过程例如下:
流水线上,机械臂从冰箱里抓出储存管(初始时储存管有盖,里边装的是病人血液),然后进入开盖模块,开盖完成;下一步进入分析单元即生化分析仪,吸样完成;下一步进入盖帽模块,盖帽完成;下一步进入冰箱。储存管进入冰箱完成后,等待10分到15分钟以后,完成生化分析。
病人血样储存管的材质是塑料和玻璃纤维的混合物(医院给病人抽血后存血用的管),管口有盖子,初始一般是螺纹拧紧的盖子,流水线第一次取样时会把盖子拧掉,取样完成后在管口封上一个膜,膜的材料一般是铝箔等软性金属材质,并且表面有胶,流水线是靠下压力把膜粘在管口的。下一次取样时,需要把这个膜揭掉。对于病人样本检测而言,封膜、揭膜一般来说只需要进行一次或两次,之后样本储存管就会被丢弃。
根据流水线的结构发现,流水线可以用于进行生化检测的质量控制,也即自动质控。只需要一套自动质控软件程序改变流水线的一些流程即可进行质控。
质控与病人样本检测最主要的区别是,质控需要周期性的进行,也就是上述流程需要每周执行几次,甚至每天执行几次。因此就会频繁的对储存管进行封膜、揭膜。现有的储存管的设计不适合进行多次封膜、揭膜。
CN305142959S提供一种末梢血样管,用于医疗机构末梢血样的采集、转运和保存,也可用于其他已采集血样的转移、运输和保存,存储管的管壁厚度也就是管口截面的宽度比较大。因此与膜的接触面积比较大,封膜的时候容易粘上,但是揭膜时可能会揭不下来,尤其是多次揭膜时更容易出现揭不下来的情况(揭不干净),在封膜时就会出现问题。
因此,有针对性地对生化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质控分析物的储存管,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控分析物的储存管,实现对储存管的多次贴膜封装,以解决传统血样管在质控流程中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法是提供一种质控分析物的储存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管口(1)、上部管体(2)和下部底座(4);
所述管口(1),由管壁环绕而成,从所述上部管体(2)到所述管口(1),管壁的厚度逐渐变薄;
所述上部管体(2),由管壁环绕而成,在所述上部管体(2)内部形成中部腔体(3),所述中部腔体(3)上部与外界连通,所述中部腔体(3)下部与所述下部底座(4)接触,所述中部腔体(3)用于存放质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寓润泽(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尚雪松,未经金寓润泽(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尚雪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48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蚊虫纤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通信领域的基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