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背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3502.2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7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滨;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同亮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33/00;F21W131/4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谢肖雄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背光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背光源,包括固定支架、可调连接件、背光源固定盒、固定盒盒盖和背光源本体,所述背光源固定盒通过两个可调连接件活动安装在固定支架外侧,且背光源固定盒与可调连接件均固定,所述背光源本体活动安装在背光源固定盒内,所述固定盒盒盖通过螺栓安装在背光源固定盒底部的盒口位置,所述背光源固定盒两侧内壁均贯穿设有防晃的定位固定件,所述背光源本体分别与定位固定件接触,此可调式背光源,区别于现有技术,通过设置的定位固定件,使得在对背光源本体固定后使用时,能够有效提高其稳定性,从而避免其横向往复偏移晃动,进而有效提高照明质量,保证对被测量物体的高质量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调背光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式背光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测量设备上的背光源大都为固定,不能随意更换角度,而有些光学测量设备在拍摄过程需要利用光源将被测量物体照亮以便提高测量精度,但是不能随意更换角度就不能更好的对产品进行照明,进而影响测量的精度,而根据专利号CN201820471874.9公开的一种可调节位置的背光源组件,其背光源主体放入在背光源固定盒的内部,通过向外挤压弹簧和固定挡板,弹簧受力会向外挤压固定挡板从而将背光源主体固定在背光源固定盒的内部,在使用时,根据需求可松开光源固定盒顶部固定用的固定旋钮,并改变背光源固定盒的角度,再旋紧固定旋钮将背光源固定盒固定在一个合适的角度,即可进而改变背光源主体的光照角度,以便更好的进行测量工作。
然而,由于其背光源本体仅通过弹簧和固定挡板挤压固定,使得在实际使用晃动或调整角度时,其背光源本体两侧的弹簧容易不同步收缩,进而使得背光源本体容易横向持续性往复偏移晃动,影响照明质量,从而影响测量的精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式背光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背光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背光源,包括固定支架、可调连接件、背光源固定盒、固定盒盒盖和背光源本体,所述背光源固定盒通过两个可调连接件活动安装在固定支架外侧,且背光源固定盒与可调连接件均固定,所述背光源本体活动安装在背光源固定盒内,所述固定盒盒盖通过螺栓安装在背光源固定盒底部的盒口位置,所述背光源固定盒两侧内壁均贯穿设有防晃的定位固定件,所述背光源本体分别与定位固定件接触。
优选的,所述定位固定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有两个,所述顶板分别设置在背光源本体两侧,且顶板远离背光源固定盒的一侧均安装有预定位机构,所述背光源固定盒两侧靠近顶板的内壁均分别螺栓贯穿有固定丝杆,所述固定丝杆一端均分别与预定位机构转动连接,且固定丝杆远离顶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转轮,所述固定丝杆两侧均分别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均滑动贯穿背光源固定盒侧壁,且导向杆位于背光源固定盒内的一端均分别与顶板固定。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外侧均刻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远离顶板的一端均安装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预定位机构包括导柱、导套、固定板和压缩弹簧,所述导柱安装在顶板远离背光源本体的一侧,所述导套滑动套合在导柱外侧,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导套远离导柱的一侧,所述固定丝杆远离转轮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压缩弹簧位于导柱和导套外侧,且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固定板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技术,通过设置的定位固定件,使得在对背光源本体固定后使用时,能够有效提高其稳定性,从而避免其横向往复偏移晃动,进而有效提高照明质量,保证对被测量物体的高质量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同亮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同亮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35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料下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利工程用护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