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橡胶密封条对接熔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0815.2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9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余强;陈豪;许月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福强精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20 | 分类号: | B29C65/20;B29L31/26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350112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橡胶 密封条 对接 熔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密封条技术领域的一种汽车橡胶密封条对接熔合装置,包括底框,底框的顶部铰接有两组前后对称的外罩,底框的左右两侧壁顶部均开设有半圆口,外罩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翻转口,且前后两组外罩相互对称,底框的内腔水平设置有两组左右对称的承载板,承载板的顶部开设有光滑槽,承载板的底部与底框的内腔底部之间固接有两组对称的撑腿,底框的底部中心处固接有加热器,加热器的顶部固接有保温筒,保温筒的内腔设置有加热丝,加热丝的底部与加热器相固接,保温筒的顶部固接有对接框,对接框的底部固接有均热网。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便于使用,便于拆卸与检修;便于快速将密封条取出,提高装置使用效果,提高装置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橡胶密封条对接熔合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密封条具有填补车身组成部件间的各种间歇、缝隙的作用,具有减震、防水、防尘、隔音、装饰等功用,提高驾乘体验的舒适感和保护车体。因为橡胶密封条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熔合加工,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的加工机器一般占地面积加大,生产复杂,后期维护成本较高,且不便于取出。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1476149.8一种汽车橡胶密封条对接熔合装置,具体内容为“一种汽车橡胶密封条对接熔合装置,包括一个对接熔合机架,对接熔合机架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左对接熔合部件和右对接熔合部件,左、右对接熔合部件中设有由水平气缸推动的滑动对接平台,滑动对接平台中设有两个水平导向滑轨和安装板,左、右对接熔合部件的安装板上分别设有左、右对接熔合定位模具,左、右对接熔合定位模具的上模分别固定在一个能够带动上模升降的升降台部件上,升降台部件中的安装座设于安装板上,升降台部件中设有由垂直气缸推动的升降滑板和两个垂直导向滑轨”,上述装置虽然对接熔合后熔接段长度短,橡胶条熔接处与其他部分的硬度和外观差别小,但是此装置占地面积大,零件多,拆卸与维护过程繁琐;不便于将密封条快速取出。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汽车橡胶密封条对接熔合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橡胶密封条对接熔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虽然对接熔合后熔接段长度短,橡胶条熔接处与其他部分的硬度和外观差别小,但是此装置占地面积大,零件多,拆卸与维护过程繁琐;不便于将密封条快速取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橡胶密封条对接熔合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顶部铰接有两组前后对称的外罩,所述底框的左右两侧壁顶部均开设有半圆口,所述外罩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翻转口,且前后两组所述外罩相互对称,所述底框的内腔水平设置有两组左右对称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开设有光滑槽,所述承载板的底部与底框的内腔底部之间固接有两组对称的撑腿,所述底框的底部中心处固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顶部固接有保温筒,所述保温筒的内腔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的底部与加热器相固接,所述保温筒的顶部固接有对接框,所述对接框的底部固接有均热网,所述对接框的内腔底部固接有对接板,所述对接框的顶部铰接有两组前后对称的内罩。
优选的,所述翻转口位于半圆口的正上方,且所述翻转口的半径与半圆口的半径相等,便于密封条的放入,且便于将其进行取出。
优选的,前侧所述外罩的顶部与前侧所述内罩的顶部均固接有透明板,便于透过两组透明板对熔合进度进行实时把控。
优选的,所述外罩的顶部固接有外把手,所述内罩的顶部固接有内把手,便于将外罩与内罩打开。
优选的,所述光滑槽的内腔底部、半圆口的内腔底部与对接板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便于密封条的放入,且保持其水平,提高熔合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框与外罩相配合,对接框与内罩相配合,设计简单,便于使用,便于拆卸与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福强精密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福强精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0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电源半自动增氧鱼缸
- 下一篇:一种均匀连续给料的电磁振动给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