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生态河道多功能河闸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0801.0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5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彭世昆;陈维国;周增贵;吕德雄;彭尔瑞;路云;唐正贵;李勋;刘友琼;马永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钰杰 |
主分类号: | E02B7/20 | 分类号: | E02B7/20;E02B8/00;E02B8/08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王远同 |
地址: | 657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生态 河道 多功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城市生态河道多功能河闸,包括横跨主河道设置的主河节制闸,以及设置于主河节制闸上游的拦污网,在主河道的侧面分洪渠渠口、主河节制闸的上游设置分洪节制闸,主河节制闸出水口上方位置设置溢流堰,沿主河道的水流方向设置鱼道,在鱼道内设置鱼道可控装置,鱼道贯穿整个河道设置,所述溢流堰下游承接设置生态水槽。本实用新型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约束,节水优先,打造以自然河湖水系为基础、蓄引提调连通工程为框架,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智能精准调度、在功能上具有“四水统筹”治理作用的城市水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的关键节点,是实现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合理用水需求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安全的重要环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生态河道多功能河闸。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城市防洪排涝标准低、洪涝工程建设滞后、排水能力不足、应急处置薄弱等问题愈发凸显,多数城市不同程度遭受洪涝威胁和侵害。目前只有300多座城市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占有防洪任务城市总数的50%,其中全国重点防洪城市31个,有10个达标,占32%;全国重要防洪城市54个,有16个达标,占30%。
同时城市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了城市文明形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明确用3年时间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明显见效,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创新、工作智能的城市生态河道多功能河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横跨主河道设置的主河节制闸1,以及设置于主河节制闸1上游的拦污网7,在主河道的侧面分洪渠渠口、主河节制闸1的上游设置分洪节制闸2,主河节制闸1出水口上方位置设置溢流堰3,沿主河道的水流方向设置鱼道5,在鱼道5内设置鱼道可控装置6,鱼道5贯穿整个河道设置,所述溢流堰3下游承接设置生态水槽4。
本实用新型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约束,节水优先,打造以自然河湖水系为基础、蓄引提调连通工程为框架,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智能精准调度、在功能上具有“四水统筹”治理作用的城市水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关键节点,是实现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合理用水需求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安全的重要环节。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a. 主河节制闸1截流;b. 分洪节制闸2分洪超标洪水;c. 溢流堰3实现河道自然曝气充氧;d.鱼道5提供鱼类洄游通道构建完美水生态环境,又能使旱季河道生态用水量最小化,鱼道可控装置6实现鱼类游向可控;e. 生态水槽4提供河道内的生物栖息地,还能沉降河道淤泥集中清理;f. 拦污网7拦截河道漂浮物,并在洪水时起到拦鱼栅网的作用共7项功能达成城市生态河道多功能河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 C-C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A-A向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B-B向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鱼道鱼道可控装置6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5左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1-主河节制闸,2-分洪节制闸,3-溢流堰,4-生态水槽,5-鱼道,6-鱼道可控装置,7-拦污网,8-工作桥,9-仿生鱼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钰杰,未经彭钰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0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硫胺洗涤塔回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推拉窗的排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