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耳夹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0778.5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4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程效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效宏 |
主分类号: | A44C7/00 | 分类号: | A44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向霞 |
地址: | 322099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耳夹,包括呈U形布置的耳夹本体,耳夹本体一端设有第一夹持部、另一端螺接有与第一夹持部相对布置的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末端设有与第一夹持部相对布置的第二夹持部,耳夹本体设有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还设有耳钉安装部,所述耳钉安装部端部设有耳钉插接孔。耳夹本体采用无耳洞佩戴的方式,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耳垂的厚度、旋转调节,能够实现使用者长时间佩戴也没有疼痛不适感的效果。用于装饰的耳钉的耳针可插入耳钉安装部的耳钉插接孔内,进而实现组合佩戴,使用十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饰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耳夹。
背景技术
耳钉是一种常见的装饰件,合理的搭配能够让提高用户整体气质,过去用户如果想佩戴耳钉就必须在耳朵上打耳洞,但是打耳洞容易带来耳朵发炎和肿痛问题,这些问题让不少用户对打耳洞望而却步,随之市场上出现了无耳洞耳钉的耳夹配件,这些配件多采用金属制成,且一般都是耳钉厂家专门配置,这就造成了必须使用相应的耳夹配件才能够进行佩戴耳钉,使用范围较小且麻烦。并且传统耳夹还存在以下缺点:传统耳夹外观结构复杂、不美观、整体笨重;传统耳夹一般采用的是弹簧卡簧固定模式,其弊端为长时间对人体耳垂软组织始终加力,佩戴人群一般使用1-2小时后感觉到疼痛,并且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疼痛感也逐渐加深,因此舒适度较差,使用者无法长时间佩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提供的一种新型耳夹,能够配合不同的装饰耳钉使用,并且能够提高佩戴的舒适度;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耳夹,包括呈U形布置的耳夹本体,所述耳夹本体一端设有第一夹持部、另一端螺接有与第一夹持部相对布置的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末端设有与第一夹持部相对布置的第二夹持部,转动所述固定螺杆时能够增加或减小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的距离;所述耳夹本体设有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还设有耳钉安装部,所述耳钉安装部端部设有耳钉插接孔。
本技术方案中,耳夹本体采用无耳洞佩戴的方式,方便使用者佩戴使用,在无需佩戴时可快速取下,极大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同时耳夹本体能够配合不同装饰效果的耳钉使用,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耳钉进行佩戴,提高使用的便捷性。耳夹本体呈U形布置,耳夹两端相对的表面能够与使用者耳垂相对,在转动固定螺杆时,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能够抵靠在使用者耳垂上,固定螺杆采用螺纹旋转渐进的佩戴固定方式,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耳垂的厚度,旋转调节,佩戴方便,实用性强;能够实现使用者长时间佩戴也没有疼痛不适感的效果。用于装饰的耳钉的耳针可插入耳钉安装部的耳钉插接孔内,进而实现组合佩戴,使用者在不使用时转动固定螺杆即可取下,使用十分方便。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耳夹本体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耳钉安装部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上,所述固定螺杆螺接在第二连接部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连的一端设有连接凸柱,所述连接凸柱与设于第二连接部上的连接孔卡接配合。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一夹持部相对的一端设有与固定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螺接有固定螺杆的一端还设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向固定螺杆一侧弯曲,并且延长部上设有供固定螺杆穿过的第二螺纹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相对的表面设有第一抵靠面,所述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相对的表面设有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二抵靠面呈圆弧面布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杆远离第二夹持部的一端设有转动帽,所述转动帽外周面上设有防滑转动纹。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帽端面设有呈圆弧面布置的装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效宏,未经程效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07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