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反应堆主容器加热的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9481.7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5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许业强;杨红义;余华金;吴水金;裴志勇;吕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28;F04D29/30;F04D29/58;F04D29/42;F04D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反应堆 容器 加热 风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反应堆主容器加热的风机,括风机本体、增速箱、联轴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稀油站、密封装置、变频调速控制系统,通过对叶轮叶片的进口安装角和出口安装角的设计,使得至少75%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可提供不低于650kW的加热功率,通过蜗壳冷却水回路和隔热挡板的设计,降低轴密封处工作温度,保证密封装置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反应堆主容器及堆内构件同时稳定加热的问题,并可推广应用至大型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容器类设备预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反应堆主容器加热的风机。
背景技术
钠冷快堆主容器在充钠前需提前预热,减小液态金属钠进入主容器时对主容器内壁及堆内构件造成的热冲击。目前常用的加热技术,一般由电能转化为热能后,通过接触式热传导对物体进行加热。此种加热方式不适用于内部不可达且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大型容器类设备,无法满足内外结构均匀升温的要求,例如反应堆主容器。反应堆主容器包括反应堆本体、堆内构件及保护容器。主容器本身体积庞大,内部结构复杂,传统加热方式可能会造成局部受热不均匀,热应力超过限值。加热风机可以将热风直接吹入容器内部实现设备的升温,但现有的加热风机由于机械能向热能的转化效率不够高,风机出口温度难以满足反应堆主容器加热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反应堆主容器加热的风机,既要满足主容器气体加热通风循环,也要满足升温保温功能,从而解决反应堆主容器及堆内构件同时加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反应堆主容器加热的风机,包括风机本体、增速箱、联轴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稀油站、密封装置、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风机本体包括蜗壳和叶轮,叶轮的叶片进口安装角为12.5°-13.5°,出口安装角为60°-62°。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反应堆主容器加热的风机,其中,在所述风机本体的蜗壳和增速箱之间设有用于降低增速箱轴承温度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为两进两出水冷却装置,一个进水口和其对应的一个出水口之间形成一个冷却流道,在冷却流道内设有若干隔板,使冷却水在流道内迂回流动。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反应堆主容器加热的风机,其中,在所述风机本体的蜗壳内外表面涂覆隔热涂料,蜗壳的背板轴孔处设置隔热板。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反应堆主容器加热的风机,其中,在所述风机本体的外侧设有隔热保温罩。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反应堆主容器加热的风机,其中,三相异步电动机与增速箱之间通过膜片式联轴器联接,风机本体与增速箱之间采用半法兰止口螺栓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大型池式钠冷快堆主容器及堆内构件均匀加热的难题,该新型风机为反应堆主容器加热提供不低于650kW的加热功率,同时作为气体循环的动力源和加热的热源,风机最高出口温度可达435℃,蜗壳、叶轮强度及热变形均满足设计要求,泄露量不大于0.6Nm3/h,为池式钠冷快堆进钠提供条件。同时,风机本体设计冷却水回路和隔热挡板,降低轴密封处工作温度,经试验验证在外部轴温496℃时,轴密封处轴温最高182℃,满足密封圈耐热温度,保证密封装置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可推广应用至大型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容器类设备预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反应堆主容器加热的风机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机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风机的蜗壳结构示意图;
图3b为蜗壳一侧冷却装置的冷却流道示意图;
图4为风机本体的蜗壳和形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94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