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材组培苗水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7696.5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0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忠;李琼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江市古城区秋成种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4100 云南省丽江市古***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材 组培苗 水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材组培苗水培装置,包括培育槽、定植杯和水箱,所述定植杯位于培育槽上方,所述水箱位于培育槽一侧,所述培育槽内部设有多孔海绵层和水培基质层,且多孔海绵层位于水培基质层上端,所述水培基质层内部设有多组陶粒。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灌溉定时器,使用智能进行灌溉,不但能有效的利用水资源,还能提高自动化浇灌效率,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实现无人在家也能自动定时定点浇灌花草,细心照顾,提高中药材组培苗的存活率,通过设有的陶粒,达到根部透气效果,通过在陶粒上端设有多孔海绵层,起到对陶粒按压的效果,通过设有的活性炭过滤网可进行过滤内部的污水,达到水循环利用灌溉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中药材组培苗水培装置。
背景技术
水培是一种利用室内的植物无土栽培方式栽培出来的盆栽方式,植物的根颈部位是水份与营养运输的枢纽,而且它的生理活性也是最强的,因它的生理年龄最小,这个部分对外界变化的适应性也最差;而且在栽培过程中又是最易出现诸如根颈腐烂的现象(这大多是积水造成的)。
这部分的腐烂最易造成整个植株的死亡。通透性不够好也会导致根部的腐烂,目前大部分的水培装置不够智能化,需要一定的人力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药材组培苗水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材组培苗水培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中药材组培苗水培装置,包括培育槽、定植杯和水箱,所述定植杯位于培育槽上方,所述水箱位于培育槽一侧,所述培育槽内部设有多孔海绵层和水培基质层,且多孔海绵层位于水培基质层上端,所述水培基质层内部设有多组陶粒,所述水箱一侧设有污水槽,所述培育槽底端对称分别设置支撑架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与固定块相连,所述培育槽一侧设有弯曲管。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内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一端与水管相连,所述水管另一端与灌溉定时器相连,所述灌溉定时器上端与传送水管相连,所述传送水管另一端位于培育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槽下端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下端螺纹连接帽盖,所述污水槽内部设有活性炭过滤网,所述活性炭过滤网一侧设有开关阀,所述污水槽和水箱通过开关阀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培育槽一侧设有营养液瓶,所述营养液瓶上端设有营养液进口,所述营养液进口内部设有堵头,所述营养液瓶下端与传送水管相通,所述营养液瓶下端设有手动阀。
进一步地,所述弯曲管下端与污水槽相通,所述弯曲管弯曲处设有支撑块,所述弯曲管一侧也设有手动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中药材组培苗水培装置,通过设有的灌溉定时器,使用智能进行灌溉,不但能有效的利用水资源,还能提高自动化浇灌效率,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实现无人在家也能自动定时定点浇灌花草,细心照顾,提高中药材组培苗的存活率。
2、通过在培育槽内部设有的陶粒,铺好在植物根部,可保障植物根部均衡透气,陶粒由表及里有许多微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吸水、透气、持肥能力强。小颗粒堆砌在一起形成许多空穴,透气利水,不会板结。通过在陶粒上端设有多孔海绵层,可阻止伸缩杆在上升过程中带动陶粒的堆积,起到对陶粒按压的效果。
3、通过设有的活性炭过滤网可进行过滤内部的污水,再通过开关阀,达到水循环利用灌溉的效果。通过设有的营养液瓶,便于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添加营养液,达到便于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材组培苗水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材组培苗水培装置的营养液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江市古城区秋成种养殖有限公司,未经丽江市古城区秋成种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76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