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刺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7494.0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0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灿光;刘涛;余朝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锐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406 | 分类号: | H01R4/2406;H01R4/2407;H01R4/2416;H01R13/52 |
代理公司: | 52112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幸云强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红***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导电片 接线槽 本实用新型 手柄 卡固结构 导电 内盖 穿刺连接器 可拆卸挡片 底座顶部 顶部开口 绝缘材料 绝缘壳体 外壳侧面 外壳顶部 外壳内部 旋转扣合 锥形金属 凡士林 防水性 软连接 铰接 卡固 切刀 中空 接线 填充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刺连接器,包括底座、导电片、手柄、外壳、内盖;底座由绝缘材料制成,在底座顶部并排的设有两个接线槽;导电片一端铰接在底座一侧,另一端可通过卡固结构一卡固在底座另一侧,在导电片中部对应于两个接线槽的位置设有两个锥形金属导电切刀;手柄固定在导电片顶部并可随导电片转动;所述外壳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绝缘壳体,在外壳内部填充有凡士林,外壳一端与底座一端软连接,另一端可通过卡固结构二旋转扣合在底座另一端上;在外壳侧面对应底座接线槽位置设有两个带可拆卸挡片的卡槽;内盖扣合在外壳顶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让用户在不使用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完成接线,而且牢固、可靠,防水性好,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刺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导线接线方式是需要借助工具将电线端部的外层绝缘皮剥掉才能进行接驳,由此拖慢了安装进度,效率较低,而且防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其他工具就能把线接好,而且牢固、可靠,防水性好的穿刺连接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穿刺连接器,包括底座、导电片、手柄、外壳、内盖;所述底座由绝缘材料制成,在底座顶部并排的设有两个接线槽;所述导电片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导电片一端铰接在底座一侧,另一端可通过卡固结构一卡固在底座另一侧,在导电片中部对应于两个接线槽的位置设有两个锥形金属导电切刀;所述手柄固定在导电片顶部并可随导电片转动;所述外壳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绝缘壳体,在外壳内部填充有凡士林,外壳一端与底座一端软连接,另一端可通过卡固结构二旋转扣合在底座另一端上;在外壳侧面对应底座接线槽位置设有两个带可拆卸挡片的卡槽;所述内盖扣合在外壳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顶部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 所述卡固结构一由设置在底座另一侧的一对回形扣环一以及对应设置导电片底部另一端且两侧凸起的扣板构成。
进一步地, 所述卡固结构二由设置在底座前后两侧的一对凸块以及对应设置外壳顶部前后两侧的回形扣环二构成。
进一步地,为增加外壳与底座连接的紧密度,增强防水性。所述卡固结构二的数目为两个并分别对应设置在底座与外壳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使用切刀式导电片连接两组导线,不仅能让用户在不使用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完成接线,而且牢固、可靠;在外壳中(内盖下面)装有防水凡士林,用户接好线之后,取掉内盖,将外壳向内弯曲扣上,外壳里面的凡士林将会把整个接线处全部包裹,达到防水目的,提高用电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刺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刺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所示:1-外壳、2-内盖、3-手柄、4-导电片、5-导电切刀、6-底座、7-接线槽、8-回形扣环一、9-扣板、10-凸块、11-回形扣环二、12-带可拆卸挡片的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锐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锐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74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损穿刺式接线夹
- 下一篇:一种猴头式接地棒及接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