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助归还书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56966.0 | 申请日: | 2019-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2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倩;刘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豆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F17/00 | 分类号: | G07F17/00;G07G1/1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金贝贝;于婉萍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助 归还 书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助归还书屋系统,属于自助归还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展书区和通道区,展书区内的书本上均设置有电子标签,通道区内设置有用户识别单元、标签识别单元、人机交互平台和还书箱,通道区的侧壁和还书箱的侧壁均采用信号屏蔽材质制成;展书区内设置有集中箱,集中箱与还书箱之间通过输送单元相连,输送单元延伸至集中箱内,并位于推送车上方,推送车上部设置有用于承接书本的承载转盘。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书籍自助归还技术仍有不足的问题,可以准确判断用户是否将书籍归还,并便于管理员定期对展书区进行有序整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助归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助归还书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一些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中普遍采用图书馆IC卡管理系统,利用IC卡代替借书证作为读者信息的载体,以安全磁条作为图书的安全保证,以条形码作为图书的身份证,达到对图书馆进行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的目的。但在现有图书馆IC卡管理系统中,存在以下不足:(1)在读者借还书时,图书要逐本扫描,劳动强度高;(2)凭记忆对图书进行分类放置,顺架、排架困难;(3)磁条容易被消磁,防盗效果差等等。这些都是图书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展书区已经应运而生,在图书馆中,用户可以通过自助图书借还设备来实现自助式的借书和还书操作,但目前图书馆还书仍然需要管理员协助确认是否书籍已归还,否则难以保证用户是否真的已经将书归还,容易造成一定损失,且用户还书后如何对书籍进行有序整理也是头疼的问题,因此对于书籍自助归还的技术仍在不断研究发展中。
经检索,关于自助还书的技术应用已有大量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2143607,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图书借还系统,该申请案公开了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图书借还系统,该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图书借还系统包括与主服务器连接控制的门禁及报警系统、射频识别系统、LED信息显示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自助借书系统和自助还书系统;门禁及报警系统、射频识别系统、LED信息显示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自助借书系统和自助还书系统依次封闭连接;射频识别系统包括粘贴于图书的RFID电子标签和嵌入读者借书卡内的RFID电子标签均与RFID读写器进行无线数据交换连接,RFID读写器与主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连接。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利用射频识别自动获取进出图书馆的读者信息和图书信息,更好更快速的为读者进行服务。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3291786,发明创造名称为:自助图书馆、自助图书借阅系统和自助图书借还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自助图书馆、自助图书借阅系统以及自助图书借还方法,该自助图书馆包括若干个独立的书格,每个书格内设置有电子锁,该电子锁与控制装置内的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鉴权通过后,可根据人机交互单元输入的借书信息控制对应书格内的电子锁打开,借阅者即可取走图书。而且每个书格内设有第二信息读取单元,书格内所存图书都设置有与该第二信息读取单元配对的信息标签,该第二信息读取单元可读取信息标签上携带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至控制器与应还图书信息相比对,从而可判断该书格内存放的书是否为应存图书,尤其是在还书的时候,可辨别出所还图书是否为书格原本应存图书。
以上申请案均是采用RFID电子标签识别技术实现书籍的资助归还,但其仍有一定的优化空间,对于自主归还的便利性和准确性追求一直未曾停止。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书籍自助归还技术仍有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助归还书屋系统,可以准确判断用户是否将书籍归还,减少展书区损失,并便于管理员定期对展书区进行有序整理。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豆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豆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69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iPad放置架
 - 下一篇:高精度全站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