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腔镜下胆道镜固定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6901.6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1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发;何松青;雷丽萍;喻亚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313 | 分类号: | A61B1/313;A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任漱晨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腔镜 胆道 固定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腹腔镜下胆道镜固定套管,该腹腔镜下胆道镜固定套管包括管体,管体为韧性材质,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呈扩口状设置,固定翼,固定翼套接于第二端,用以将管体定型;引导组件,引导组件包括引导盖和密封圈,引导盖可拆卸连接于管体的第一端,并开设有连通管体的导孔,密封圈设于引导盖和管体之间,并开设有避让孔,胆道镜经导孔和避让孔伸入管体内。本申请的腹腔镜下胆道镜固定套管可以对胆道镜起较好的辅助固定效果,方便了腹腔下胆道镜探查取石微创手术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创手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腹腔镜下胆道镜固定套管。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娴熟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
目前,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越来越普遍,其中胆道镜探查是胆道手术所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腹腔镜下行胆道镜探查存在一定困难,并且胆道镜在腹腔内有一节是悬空的,这样不便于操作。因此为了便于腹腔镜下固定胆道镜,方便操作,设计一种用于固定腹腔镜下胆道镜的固定套管就显得由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腹腔镜下胆道镜固定套管,旨在辅助腹腔镜下胆道镜固定,以方便腹腔微创手术的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腹腔镜下胆道镜固定套管,包括:
管体,所述管体为韧性材质,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呈扩口状设置;
固定翼,所述固定翼套接于所述第二端,用以将所述管体固定于胆总管;
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引导盖和密封圈,所述引导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管体的第一端,并开设有连通所述管体的导孔,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引导盖和所述管体之间,并开设有避让孔,胆道镜经所述导孔和所述避让孔伸入所述管体内。
可选地,所述管体的长度为20cm,管体内径为1.0cm。
可选地,所述管体和所述引导盖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硅胶。
可选地,所述固定翼包括主体部和两卡持部,所述主体部连接于所述管体,两所述卡持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间隔设置,用以将所述管体卡持于胆总管。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韧性材质的管体,管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呈扩口状设置,使用时第二端伸入人体的腹腔内,第一端位于腹腔的外部,扩口状的第一端可以方便胆道镜的伸入管体内,并且可以对管体进行限位,防止管体进一步伸入腹腔内;固定翼套接于第二端,用以将管体定位于胆总管处,胆道镜伸入管体后向第二端移动,通过该固定翼固定于胆总管切口处,方便胆道镜进出胆总管;引导组件包括引导盖和密封圈,引导盖可拆卸连接于管体的第一端,并开设有连通管体的导孔,密封圈设于引导盖和管体之间,并开设有避让孔。胆道镜经导孔和避让孔伸入管体内,通过设置引导盖可以方便胆道镜伸入管体内,该密封圈也可以对引导盖和管体之间起较好的密封效果。如此本申请的腹腔镜下胆道镜固定套管可以对胆道镜起较好的辅助固定效果,方便了腹腔微创手术的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腹腔镜下胆道镜固定套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6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