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挠折双面钢卷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6656.9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0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江建军;华小毛;黄忠华;王瑞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巨丰工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3/1003 | 分类号: | G01B3/1003;G01B3/107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挠折 双面 卷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卷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挠折双面钢卷尺,包括外壳、第一尺簧、第一测量带以及安装在测量带端部的挂钩,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供第一测量带和挂钩伸出的测量开口,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第二尺簧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第二测量带,所述第一测量带和第二测量带的截面均为圆弧形且圆弧开口朝向相反,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尺簧和第一测量带安装在第一定位杆上,所述第二尺簧和第二测量带安装在第二定位杆上,所述第一测量带和第二测量带的收卷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测量带和第二测量带的端部均与挂钩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卷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挠折双面钢卷尺。
背景技术
目前钢卷尺是日常生活中用于测量物体长度的一种日常工具。现有的钢卷尺一般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弹簧、测量带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制动组件,测量带的截面为一圆弧,测量带的表面印有刻度,当需要使用时,将测量带从壳体内取出,从而实现对于物体的测量,但是上述测量带仅仅在其中一面设置有刻度,当需要将钢卷尺反过来测量时,由于测量带上弧面为朝向另一侧设置,测量带会向下发生弯曲,从而使得钢卷尺无法实现对于某个物体底部的测量,需要将整个物体翻转过来进行测量,使用非常麻烦,且容易发生弯曲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挠折双面钢卷尺,具有能够进行双面测量且增加了测量带的结构强度,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弯曲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挠折双面钢卷尺,包括外壳、第一尺簧、第一测量带以及安装在测量带端部的挂钩,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供第一测量带和挂钩伸出的测量开口,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第二尺簧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第二测量带,所述第一测量带和第二测量带的截面均为圆弧形且圆弧开口朝向相反,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尺簧和第一测量带安装在第一定位杆上,所述第二尺簧和第二测量带安装在第二定位杆上,所述第一测量带和第二测量带的收卷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测量带和第二测量带的端部均与挂钩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内部设置第一测量带和第二测量带,当需要对物体进行测量时,将尺钩从测量开口内取出,当需要使用反面进行测量时,尺钩反向勾住物体的一侧,使得钢卷尺的另一面朝上,避免了当钢卷尺反向测量时,钢卷尺有与弧面朝下设置导致钢卷尺容易发生弯折,从而方便了钢卷尺的反向测量,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测量带的结构强度,增加了测量带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测量带朝向第二测量带的一侧设置有一柔性磁条,所述第一测量带和第二测量带均为能够与磁石相互吸附的磁性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测量带朝向第二测量带的一侧设置柔性磁条,从而方便了在尺条从测量开口内取出后,第一测量带和第二测量带能够通过侧条的磁力相互吸附,从而避免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两者之间发生错位或者分离,使得第一测量带和第二测量带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钢卷尺的结构强度以及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测量带的侧壁开设有供柔性磁条嵌入的嵌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测量带的侧壁开设供柔性磁条嵌入的嵌入槽,从而增加了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测量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导向第二测量带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套设有一旋转滚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内设置用于导向第二测量带的导向杆,并且在导向杆的外侧套盒一滚筒,从而方便了第二测量带的拉伸,避免了第二测量带在进行拉伸和收卷的过程中与第一测量带之间发生干涉导致两者之间发生磨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第一测量带和第二测量带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巨丰工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巨丰工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66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