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加工的金属板转移吸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6047.3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5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昌利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02 | 分类号: | B66C1/02;B66C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2153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加工 金属板 转移 吸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加工的金属板转移吸盘,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壁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插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端固定连接有吸盘主体,所述吸盘主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连接柱背离吸盘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拦管,所述阻拦管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吸盘主体端面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贯穿连接柱和阻拦管与连接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承重点放在外框中心处,防止形变,支撑效果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个橡胶圈,在吸附时起到三重密封作用,吸盘吸附稳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红外感应器,能够对吸盘是否吸住金属板进行报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盘,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加工的金属板转移吸盘,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加工过程中,金属板的加工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金属板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位移,这时需要吊具对其进行转移,通过吸盘对金属板进行吸附,将金属板吊起;
现有的吸盘在吸附金属板时吸附不够稳定,且吸附失败时无法进行报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加工的金属板转移吸盘,解决现有的吸盘在吸附金属板时吸附不够稳定,且吸附失败时无法进行报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汽车加工的金属板转移吸盘,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壁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插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端固定连接有吸盘主体,所述吸盘主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连接柱背离吸盘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拦管,所述阻拦管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吸盘主体端面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贯穿连接柱和阻拦管与连接头相连接,所述连接柱外端套接有置于吸盘主体和套管之间的弹簧,所述吸盘主体上固定安装有红外感应器,且红外感应器所设有的感应端贯穿吸盘主体置于其下端面。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外框呈方框形,且套管处于外框内部中心处。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吸盘主体下端呈平面,所述橡胶圈以通孔为中心环绕分布。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橡胶圈设有三个,且以通孔为中心呈扩散状依次向外分布。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红外感应器所设有的感应端与吸盘主体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置于橡胶圈和通孔之间。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外框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承重点放在外框中心处,防止形变,支撑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个橡胶圈,在吸附时起到三重密封作用,吸盘吸附稳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红外感应器,能够对吸盘是否吸住金属板进行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阻拦管,2-连接杆,3-旋转接头,4-外框,5-连接柱,6-橡胶圈,7-吸盘主体,8-红外感应器,9-通孔,10-弹簧,11-套管,12-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昌利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昌利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6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式水浴汽化器
- 下一篇:一种桥主梁消能护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