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甲苯尾气回收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5283.3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4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苏江波;邓新贵;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平青松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邓贵琴;刘兆庆 |
地址: | 354200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甲苯 尾气 回收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二甲苯尾气回收净化装置,其包括喷淋塔、液体接收池、冷凝装置和净化装置,所述喷淋塔顶部的出气口依次连接冷凝装置和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罐体、活性炭吸附装置和阻火器,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和阻火器从下至上间隔设于所述罐体内;所述液体接收池的上部设置有尾气进口,所述液体接收池的中部靠上位置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接二甲苯收集槽;所述喷淋塔顶部设有进水口和喷嘴。本实用新型设有溢流口,可使二甲苯自动流入二甲苯收集槽,实现可连续回收,同时将未能回收的尾气依次通过冷凝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和阻火器,这样就可以将剩余的二甲苯彻底回收,增加了效益,同时可实现氢气干净安全有序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樟脑生产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二甲苯尾气回收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二甲苯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我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具有严格的限制。异龙脑脱氢生产樟脑过程中采用二甲苯做溶剂,反应温度较高,前期反应速率较大,产生大量氢气,携带着蒸发的二甲苯以较大的速度通过冷凝器,导致部分二甲苯换热不充分,不能被及时冷却下来,同时加上二甲苯本身具有挥发性,也不容易被完全冷凝回收,因此造成部分二甲苯随氢气排入大气中,既污染了大气又浪费了原料。
中国专利CN201320671219.5,公开了一种二甲苯尾气回收装置,其虽然可以回收大部分二甲苯(85-90%)但还有少部分随氢气挥发到大气,并且只能对二甲苯回收,没有顾及氢气的安全排放问题,另外,需要人工每隔一段时间(一般间隔8小时左右)回收一次二甲苯,操作繁琐,耗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二甲苯尾气回收净化装置,其二甲苯自动连续回收,回收彻底,且实现氢气安全排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二甲苯尾气回收净化装置,包括喷淋塔和液体接收池,所述喷淋塔呈柱体构造,直立安装在所述液体接收池上,所述喷淋塔下方的出口与所述液体接收池的上端开口相连,其还包括冷凝装置和净化装置,所述喷淋塔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依次连接冷凝装置和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罐体、活性炭吸附装置和阻火器,所述罐体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罐体顶部设有尾气排放口,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和阻火器从下至上间隔设于所述罐体内;所述液体接收池的上部设置有尾气进口,所述液体接收池的中部靠上位置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接二甲苯收集槽;所述喷淋塔顶部设有进水口和喷嘴,所述喷嘴和所述进水口相连,所述喷嘴下方设有填料层。
优选地,所述尾气进口包括相连的弯管段和喇叭口段,所述喇叭口段开口向下,位于所述液体接收池的液面下方。
优选地,所述冷凝装置为采用7℃水作为冷却介质的水冷冷凝器。
优选地,所述水冷冷凝器底部设有冷凝物料出口,所述冷凝物料出口与所述二甲苯收集槽相连。
优选地,所述尾气排放口顶部设有防水雨帽。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塔顶部且位于所述喷嘴上方的位置设有除沫器。
优选地,所述除沫器为丝网除沫器。
优选地,所述液体接收池设有循环出水口,所述循环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之间通过水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水相和二甲苯不互溶,且二甲苯在上层,在液体接收池中部靠上位置设有溢流口,可使二甲苯自动流入二甲苯收集槽,减少了人工操作,实现可连续回收。
2、本实用新型设有冷凝装置和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罐体、活性炭吸附装置和阻火器,将未能回收的尾气依次通过冷凝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和阻火器,这样就可以将剩余的部分二甲苯(10-15%)彻底回收,增加了效益,同时可实现氢气干净安全有序排放。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平青松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平青松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52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