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击夯的密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5113.5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8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六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密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击夯的密封机构,包括冲击夯本体,所述冲击夯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液管,所述罐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罐盖,所述罐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所述罐盖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进液管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使用的定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冲击夯本体、定位机构、密封机构、罐体、进液管、密封圈、把手、罐盖、固定块、拉环、滑槽、滑块、缓冲块和定位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冲击夯罐体与罐盖之间的密封性差,容易导致罐体内部的液体洒落,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击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击夯的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冲击夯是利用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压实机械,分电动冲击夯、汽油冲击夯和振动冲击夯等振动冲击夯应适用于粘性土、砂及砾石等散状物料的压实,不得在水泥路面和其他坚硬地面作业,冲击夯具有设计先进、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夯实力大、操作灵活、使用安全、适应范围广、效率高等特点,但其夯锤面积有限,因此不宜用于大面积土方的夯实作业。
冲击夯实粘性土壤的效果较佳,冲击夯适用于建筑、地面、庭院、路基、桥桩、沟槽、野外、狭窄场地等环境的施工能胜任大中型机械无法完成的施工任务,冲击夯的应用极为的广泛,冲击夯中的罐体和罐盖之间需要需要进行密封,以防止罐体内部的液体散发和洒落,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罐体与罐盖之间的密封性差,容易导致罐体内部的液体洒落,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击夯的密封机构,具备密封效果好,防止罐体内部液体洒落,方便使用者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冲击夯罐体与罐盖之间的密封性差,容易导致罐体内部的液体洒落,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冲击夯的密封机构,包括冲击夯本体,所述冲击夯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液管,所述罐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罐盖,所述罐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所述罐盖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进液管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使用的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块,所述进液管的顶部开设有与密封块配合使用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密封块配合使用的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活动板,两个活动板相对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槽配合使用的定位块,两个活动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活动板的一侧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远离活动板的一侧与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活动杆远离活动板的一侧贯穿至固定块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固定块靠近活动杆的一侧开设有与活动杆配合使用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块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缓冲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罐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罐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靠近进液管内壁的一侧与进液管的内壁紧密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冲击夯本体、定位机构、密封机构、罐体、进液管、密封圈、把手、罐盖、固定块、拉环、滑槽、滑块、缓冲块和定位槽的配合使用,当使用者需要对罐体和罐盖之间进行密封时,使用者控制密封圈与进液管的内壁紧密接触,密封块运动进入密封槽的内部,密封垫与密封块紧密接触,使用者控制定位块运动进入定位槽的内腔,实现了定位的效果,增加了密封效果,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冲击夯罐体与罐盖之间的密封性差,容易导致罐体内部的液体洒落,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六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六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5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