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上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4708.9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4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周远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平市建阳区超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04 | 分类号: | B28B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4207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上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上釉机,属于陶瓷生产领域。所述自动上釉机包括机身和机头,机身前侧下部并排设置有上料台、沾釉装置和烘干台,机身前侧上部设置有可沿机身左右移动的机头,机身前侧上部与机头之间设置有左右移动机构,机头包括升降机构和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的摆动机构,摆动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吸取胚体的吸盘机构;所述自动上釉机还包括电控系统,用于控制自动上釉机的各个部件协调运转。本实用新型的能够实现胚体内外壁面同时上釉,不需要倒釉水,不存在内外釉料层重叠的问题,所以内外釉料的附着厚度均匀一致,大幅提升胚体上釉的成品率、精品率,从而大幅提高建盏陶瓷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上釉机及其上釉工艺。
背景技术
建盏内外壁釉层是铁系结晶釉,釉面上的结晶斑是在1300度左右、还原气氛中的建窑窑炉里自然生长而成。在同等条件下,不同厚度的釉层中自然生长的结晶斑大小、形态、色泽等差异巨大。想要让这种自然生长的结晶斑纹更加均匀漂亮,上釉质量至关重要,釉层厚度做得越均匀,成品率就越高,且越有可能制造出高等级的产品。
目前,对建盏胚体的上釉操作基本上都是由手工完成的,具体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人手用喷枪对胚体进行喷涂,由于这种操作施工时间长,粉尘大,釉料损耗大,且釉层厚度很难掌握,目前已经很少使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比如超大件器形胚体上釉。
第二种,采用浸泡法,无粉尘,上釉速度快,这是主流的上釉方法,具体操作是这样的:人工先用勺子将釉水倒入盏口朝上的胚体,胚体吸收釉水中的水分,大约只要1秒至几秒的时间,胚体内壁便会附着上一层釉料,釉水在胚体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则釉料附着的厚度就越厚,反之越薄。当内壁沾釉层的时间够了,人手便倾斜胚体将剩余的釉水倒出,再倒扣胚体,将胚体浸入釉水中进行胚体外壁的沾釉工作。该操作的缺点有以下几点:
(1)人工沾釉采用内外壁分阶段进行,不管是先沾外壁还是先沾内壁,先沾时,胚体是不含水的,后沾时胚体就含有一定量的水份,且胚体厚的地方与薄的地方的含水量还不一致,这样就很难做到胚体内外壁粘釉厚度一致,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师傅的盏内壁的斑纹好看,外壁的斑纹不好看,有些师傅的盏则恰好相反,这也是造成建盏精品率很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粘完内壁将胚体倾斜倒出剩余的釉水的这一瞬间,由于胚体内壁的下侧面比上侧面与釉水接触的时间更长,这是导致胚体内壁不同位置釉料厚度不一的重要因素,是造成阴阳面(釉面结晶斑不均匀的通俗说法)的因素之一;
(3)由于内外壁分阶段进行沾釉,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内外壁釉料层会有一个重叠的问题,重叠部分存在于内壁口沿下0.5-1厘米左右的地方(倒扣胚体,将胚体浸入釉水中时,由于胚体内侧有空气,釉水只能进入内侧0.5-1厘米处),重叠部分有多有少,有厚有薄,这会造成诸如跳釉(一般是太厚),烧釉(一般是太薄),阴阳面等问题;
(4)釉料中的水份没有得到及时的干燥,容易导致釉料鼓包,造成次品。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釉机及其上釉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自动上釉机,包括机身和机头,所述机身前侧下部左右并排设置有上料台、沾釉装置和烘干台,所述机身前侧上部设置有可沿机身左右移动的机头,所述机身前侧上部与机头之间设置有左右移动机构,所述机头包括升降机构和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的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吸取胚体的吸盘机构;还包括电控系统,用于控制自动上釉机的各个部件协调运转。
优选地,所述上料台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胚体的定位结构。配置定位结构的目的是让上料台的胚体能够被机头准确地取走。
进一步,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悬伸在上料台的上方,且所述定位板前侧设置有用于定位胚体的凹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平市建阳区超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平市建阳区超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47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自由度飞行员操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航向及刹车操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