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棒材连轧输送过程防划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4436.2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5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娄玉平;李伟;袁浩;高赟;侯现军;杨国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02 | 分类号: | B21B39/02;B21B28/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赵幸 |
地址: | 05003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棒材连轧 输送 过程 划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棒材连轧输送过程防划伤装置,属于冶金行业棒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导辊支架(2)、导辊(6)、导辊轴(7)、轴承(8)、油气润滑孔(10)和水孔(11),导辊(6)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8)安装在导辊轴(7)上,所述导辊轴(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导辊支架(2)上,导辊轴(7)上设有与轴承(8)连通的油气润滑孔(10),导辊支架(2)上设有水孔(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地防止辊道底板和水冷管内壁划伤棒材表面,保证棒材表面质量;导辊采用油气润滑方式进行润滑,运行稳定可靠,设备维护量小;导辊表面通过导辊支架上的水孔进行喷水冷却,保持导辊表面光洁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棒材连轧输送过程防划伤装置,属于冶金行业棒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棒材连轧生产中,为了保证轧件运行的稳定,一般在轧件行进过程中布置辊道和穿水管,辊道或导管安装在轧机前后及脱离轧机后的输送线上,实现轧件以一定速度前行并顺利通过各道次和穿水管。轧件在前行中与辊道底板和穿水管接触产生摩擦,容易在轧件表面产生划伤。划伤是特钢生产过程中的严重质量缺陷,需要进行离线修磨清除缺陷,才能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棒材连轧输送过程防划伤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辊道底板和水冷管内壁划伤棒材表面,保证棒材表面质量,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棒材连轧输送过程防划伤装置,包含导辊支架、导辊、导辊轴、轴承、油气润滑孔和水孔,导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导辊轴上,所述导辊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导辊支架上,导辊轴上设有与轴承连通的油气润滑孔,导辊支架上设有水孔。
所述导辊的外表面为向内侧凹的弧形结构,导辊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间的直径。
所述导辊支架上的水孔朝向导辊。
所述导辊支架呈U型结构。
所述导辊支架、导辊、导辊轴、轴承、油气润滑孔和水孔构成棒材连轧输送过程防划伤装置。
上述棒材连轧输送过程防划伤装置,组成中还包含按照棒材轧制方向顺序布置的两个穿水管,棒材连轧输送过程防划伤装置固定在两个穿水管之间。
采用本实用新型,在棒材连轧生产过程中,棒材与导辊的弧形表面相接触,从而避免了棒材直接接触到辊道底板和水冷管的内壁,划伤棒材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有效地防止辊道底板和水冷管内壁划伤棒材表面,保证棒材表面质量;
(2)导辊采用油气润滑方式进行润滑,运行稳定可靠,设备维护量小;
(3)导辊表面通过导辊支架上的水孔进行喷水冷却,保持导辊表面光洁度;(4)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防划伤效果良好,有效的提高棒材产品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使用图;
图中:穿水管1、导辊支架2、固定螺母3、导辊组件4、导辊6、导辊轴7、轴承8、垫片9、油气润滑孔10、水孔11、棒材轧件12、棒材连轧输送过程防划伤装置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4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去农残和吸附重金属功能的水槽
- 下一篇:一种充电桩用防漏电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