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滑移全灌浆套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53253.9 | 申请日: | 2019-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4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魏金龙;马冰洋;刘晓;张庆雷;原睿;潘产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沈国良 |
| 地址: | 2009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移 灌浆 套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移全灌浆套筒,本全灌浆套筒包括全灌浆套筒本体,全灌浆套筒本体两端筒壁分别设有注浆口和出浆口,全灌浆套筒本体筒壁表面设有密目压纹,密目压纹的深度为0.5~1.0mm。本全灌浆套筒克服传统全灌浆套筒表面光滑及表面存在锈皮、锈斑的缺陷,确保全灌浆套筒与构件混凝土的握裹力,避免全灌浆套筒注浆时的滑移,提高建筑构件钢筋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移全灌浆套筒。
背景技术
全灌浆套筒用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钢筋连接,通常全灌浆套筒大多采用45#钢管加工形成,全灌浆套筒表面光滑,但经运输、存储后再使用时,全灌浆套筒表面往往存在有锈皮、锈斑等,当全灌浆套筒预埋至建筑构件后,影响全灌浆套筒与构件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且光滑表面又会使全灌浆套筒与构件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可能导致全灌浆套筒在注浆时产生滑移,影响建筑构件钢筋连接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滑移全灌浆套筒,本全灌浆套筒克服传统全灌浆套筒表面光滑及表面存在锈皮、锈斑的缺陷,确保全灌浆套筒与构件混凝土的握裹力,避免全灌浆套筒注浆时的滑移,提高建筑构件钢筋连接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防滑移全灌浆套筒包括全灌浆套筒本体,所述全灌浆套筒本体两端筒壁分别设有注浆口和出浆口,所述全灌浆套筒本体筒壁表面设有密目压纹,所述密目压纹的深度为0.5~1.0mm。
进一步,所述密目压纹为16目的十字交叉格子压纹。
进一步,所述密目压纹采用压辊在所述全灌浆套筒本体筒壁压制而成。
由于本实用新型防滑移全灌浆套筒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全灌浆套筒包括全灌浆套筒本体,全灌浆套筒本体两端筒壁分别设有注浆口和出浆口,全灌浆套筒本体筒壁表面设有密目压纹,密目压纹的深度为0.5~1.0mm。本全灌浆套筒克服传统全灌浆套筒表面光滑及表面存在锈皮、锈斑的缺陷,确保全灌浆套筒与构件混凝土的握裹力,避免全灌浆套筒注浆时的滑移,提高建筑构件钢筋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滑移全灌浆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防滑移全灌浆套筒包括全灌浆套筒本体1,所述全灌浆套筒本体1两端筒壁分别设有注浆口11和出浆口12,所述全灌浆套筒本体1筒壁表面设有密目压纹13,所述密目压纹13的深度为0.5~1.0mm。
优选的,所述密目压纹13为16目的十字交叉格子压纹。
优选的,所述密目压纹13采用压辊在所述全灌浆套筒本体1筒壁压制而成。
本全灌浆套筒在筒壁表面加工时,采用优质钢管原料,采用压纹机以特定的流程和工序通过压辊在钢管表面压制得到密目压纹,然后焊接注浆口和出浆口等零部件。在全灌浆套筒实际应用时,全灌浆套筒本体筒壁表面的密目压纹提高了筒壁表面的粗糙度,在预埋至至建筑构件后,全灌浆套筒本体筒壁表面的密目压纹与构件混凝土接触,提高了全灌浆套筒本体与构件混凝土之间的咬合力,增加全灌浆套筒与构件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且全灌浆套筒本体筒壁表面的密目压纹提高了与建筑构件的摩擦力,有效解决建筑构件内全灌浆套筒本体在受力过程中的滑移问题,从而确保建筑构件钢筋连接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32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装配式建筑构件注浆的简易防回流注浆塞
- 下一篇:一种具有烧烤功能的微波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