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端部过桥线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3062.2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2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于洪传;郭志成;张永贵;杨星;岳仁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柳欣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过桥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端部过桥线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和支撑立柱;安装座设有内凹的空腔,且空腔的底面设有安装接口;支撑立柱用于固定在车体上,且车体上固定支撑立柱的位置处开有安装窗口;安装座固定在支撑立柱上,安装座用于安装在车体内侧,且空腔的开口朝向车体外侧。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端部过桥线安装结构,结构简单、轻便可靠,可以实现车端过桥线缆的集中布置,便于车辆快速连挂、解编,提高连挂、解编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端部过桥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交通车辆是由多辆车编组形成一列,随着不同线路的运营量不同,车辆编组数也越来越灵活,例如新出现的17编“复兴号”动车组。为适应灵活编组,车辆连挂、解编的速度必须提高。过桥线是实现多组编组的轨道交通车辆间电气连接的重要部件,作用是实现车辆主电路动力传输、控制信号传输、网络信号传输等。
过桥线位于两节车厢的连接部位,如图1所示,传统的过桥线分散在两节车厢之间,车辆连挂、解编时需要依次连接或解联每个过桥线,费时费力,车辆连挂、解编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端部过桥线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端部过桥线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和支撑立柱;所述安装座设有内凹的空腔,且所述空腔的底面设有安装接口;
所述支撑立柱用于固定在车体上,且所述车体上固定所述支撑立柱的位置处开有安装窗口;
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柱上,所述安装座用于安装在所述车体内侧,且所述空腔的开口朝向车体外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腔的底面为倾斜的安装面,且所述底面向下倾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腔侧壁沿所述底面的法线方向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接口穿设有过桥线端子,且所述过桥线端子垂直于所述底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座为硬板拼接固定而成的箱体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立柱为L型断面的金属或合金型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腔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立柱与所述车体之间的连接间隙设有密封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支撑立柱之间的连接间隙设有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案中,结构简单、轻便可靠,可以实现车端过桥线缆的集中布置,便于车辆快速连挂、解编,提高连挂、解编的效率。将向下倾斜的底面作为过桥线的安装面,可以在空间有限、线缆密集情况下保证车辆曲线通过能力;且半开放式结构的安装座可以实现快速排水。支撑立柱、安装座与车体端部结构连接间隙涂胶密封,可以防止腐蚀。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现有过桥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端部过桥线安装结构的三维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3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置物桌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式电缆检测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