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工程配电短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0712.8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7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龙;闫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G5/00 | 分类号: | H02G5/00;H02G5/08;H02G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赵艾亮 |
地址: | 450064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工程 配电 短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配电短路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合页、箱门、固定栓、线槽、散热网、安装件、升降装置、母线,为解决工人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断电、接电操作复杂,不实用的问题,通过在箱体内侧设置升降装置,将支撑板经支脚与箱体内侧连接固定,将母线经对应的密封圈连接与固定筒贯穿,向下按压推杆致使压板沿着辅助杆下滑,接着压板底部绝缘板下压过程中带动左右两侧连杆向下转动缓解推杆向下的压力,最后经绝缘板下方铝板插入盒体内侧与固定筒嵌入配合,便于设备的接电,反之上拉推杆致使铝板与盒体分离实现断电及短路操作,达到便捷设备操作,缓解工人劳力,提高设备的使用性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工程配电短路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且电气工程中往往会出现配电短路现象,指在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的环节,电路或电路中的一部分被短接,如负载与电源两端被导线连接在一起,致使电源短路,短路时电源提供的电流将比通路时提供的电流大得多,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短路,如果短路,严重时会烧坏电源或设备,为预防这一现象往往需要用到配电短路装置。
现有的配电短路装置采用的方法是用两个接头用螺栓和螺母将母线紧固在中间,根据需要人工进行拆卸,这种方法工人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断电、接电操作复杂,不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电气工程配电短路装置,解决工人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断电、接电操作复杂,不实用的问题,达到便捷设备操作,缓解工人劳力,提高设备的使用性的有益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气工程配电短路装置,包括箱体和升降装置,所述箱体顶部右侧通过合页与箱门左右转动,所述箱门左侧通过固定栓与箱体螺栓固定,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开设线槽,所述箱体底端与散热网镶嵌,所述箱体四角与安装件焊接,所述线槽内侧与母线贯穿,所述升降装置底端与箱体内壁焊接,所述升降装置由支撑板、支脚、集线盒、辅助杆、压板、推杆、绝缘板、连杆和铝板组成,所述支撑板底部左右两侧与支脚焊接,所述支撑板中部与集线盒螺栓固定,所述支撑板顶部左右两侧与辅助杆焊接,所述压板左右两侧与辅助杆贯穿,所述压板顶部与推杆焊接,所述压板底部通过绝缘板与连杆转动配合,所述绝缘板底部与铝板粘接,所述支脚底部与箱体底端内壁焊接,所述推杆外侧与箱体顶部贯穿,所述集线盒左右两侧与母线水平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集线盒由盒体、绝缘层、密封圈、固定筒组成,所述盒体内壁四周与绝缘层粘接,所述密封圈呈对称状分布在盒体左右两侧,所述密封圈内侧与固定筒水平插接,所述固定筒内侧与母线贯穿,所述盒体顶部通过端口与铝板垂直插接,所述盒体底端通过连接座与支撑板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脚和辅助杆均设置有2个,且支脚和辅助杆两者之间大小均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顶部设置有拉把,且拉把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上下两端设置有转动轴,且转动轴分别与绝缘板和辅助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铝板长方形状,且铝板厚度为1cm。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和固定筒均设置有10个,且密封圈和固定筒以5个为一组分别与母线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件设置有4个,且安装件左右两侧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件为45号钢材质,硬度高,并且抗腐蚀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为天然橡胶材质,密封性好,绝缘性强。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技学院,未经郑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0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护眼照明型的平板灯
- 下一篇:一种键合金丝耐磨强度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