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吹放引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50519.4 | 申请日: | 2019-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8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枫华;张朱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龙马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52 | 分类号: | G02B6/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引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放引线装置,应用在引线施工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罐体、与罐体连通的进气管以及设置在罐体内的引线布放机构,所述罐体上设有与管道连通的出线端;引线布放机构:包括设置在罐体内的两个支撑板以及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上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上套设有用于布放引线的布放盘;具有的技术效果是:提高罐体的密封性,减少了气体从罐体内渗出的可能,从而对气泵的泵送功率要求降低,以便于快速轻便的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线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吹放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引线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引线放入管道内,此时短距离一般会使用穿杆器,将引线放到预先埋设的管道中。但是如果管道较长时,一般会使用吹缆工艺,即采用高压气流吹送的方式将光缆吹放到预先埋设的管道中。由于光缆较长,一般会将光缆布放起来后,光缆的一端连接飞梭并放入管道中,然后在光缆外套设罐体,通过气泵对罐体鼓入高压气体,从而将光缆持续的吹入管道中。
但是,由于光缆的一端需要进入罐体并持续移动,因此罐体上必须开设一个大于光缆直径的入线端,此时气泵鼓入的气体容易从入线端渗出,为了保证吹缆工程的正常进行,气泵的功率就需要很大,使得鼓入气体的速度大于渗出速度,但是这样选用的气泵设备就会很繁重,很多施工地点无法达到,导致施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吹放引线装置,其优点是:提高罐体的密封性,减少了气体从罐体内渗出的可能,从而对气泵的泵送功率要求降低,以便于轻便快捷的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吹放引线装置,包括罐体、与罐体连通的进气管以及设置在罐体内的引线布放机构,所述罐体上设有与管道连通的出线端;引线布放机构:包括设置在罐体内的两个支撑板以及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上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上套设有用于布放引线的布放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引线进行吹缆操作时,操作者将进气管连接至气泵,然后气泵对罐体内部充气,气体从罐体的出线端输出并推动飞梭带动引线移动,布放盘则对应的将引线放出,实现放缆,引线牵引光缆;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气体只能从出线端进入管道内,从而大大减少了气体从罐体内渗出的可能,进而对气泵的泵送功率要求降低,操作者可以选取体量较小的气泵,以便于快速轻便的施工;通过先布放引线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少气泵的功率,以便于便捷施工;遇到弯曲的管道,采用短距离吹引线的方式也比穿杆器更加轻松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内铰接有抱刹片,所述抱刹片从布放盘的底部绕过并向上延伸,所述布放盘两侧均设有挡板,所述抱刹片与挡板外缘相抵触,所述抱刹片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有第一环,所述布放盘上的引线穿过第一环后从出线端伸出,所述抱刹片与支撑板之间设有拉紧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引线被飞梭拉动向着管道内移动时,引线会对第一环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此时抱刹片向下转动而与挡板分离,从而布放盘可以自由转动并输送引线;当气泵停止输送气流时,飞梭停止移动,此时引线对第一环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力,抱刹片便在拉紧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向着布放盘转动并抵触在挡板上,从而限制了布放盘的转动,减少布放盘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而导致罐体内引线分布凌乱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在出线端处设有第二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环可以对引线起到一个导向作用,从而引线可以通过第二环后再输送向出线端,减少引线与出线端端口摩擦的可能,进而减少引线被磨损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环和第二环上均套设有若干滚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引线在第一环和第二环内穿梭时,第一环和第二环上的滚珠可以随着引线的移动而滚动,从而减少引线与第一环和第二环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便于吹缆工作的顺畅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龙马通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市龙马通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05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英语翻译机固定装置
- 下一篇:轴承外圈端面自动磨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