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助力车控制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9496.5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9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立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6/45 | 分类号: | B62M6/45;H05K5/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助力车 控制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助力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车控制器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助力车控制器结构,包括印刷电路板以及用于放置印刷电路板的控制器壳体、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印刷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控制器壳体内,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分别固定于所述控制器壳体的两端,所述控制器壳体内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下端面与印刷电路板相抵靠,散热板的侧面与控制器壳体的一内侧面相抵靠,所述控制壳体的外侧表面上设有与电动助力车仪表或电池壳体内预留卡槽相连接的连接部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安装灵活,维修更换方便,散热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助力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车控制器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小型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交通工具。目前的电动助力车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包括电机、控制器、速度和力矩检测装置以及仪表显示装置的智能电动助力车,通过力矩检测装置来检测电动助力车人力驱动的力矩电信号并输出给驱动控制器,驱动控制器根据改力矩电信号可以判断骑行者脚蹬踏力的大小,并根据脚蹬踏力的大小来控制电机输出功率的大小。电动助力车控制器作为与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控制连接的核心装置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电动助力车的控制器存在如下缺陷:无法在电动助力自行车上灵活安装,存在散热问题,维修更换零部件困难。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灵活性好,散热效果好,维修更换方便的电动助力车控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助力车控制器结构,包括印刷电路板以及用于放置印刷电路板的控制器壳体、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印刷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控制器壳体内,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分别固定于所述控制器壳体的两端,所述控制器壳体内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下端面与印刷电路板相抵靠,散热板的侧面与控制器壳体的一内侧面相抵靠,所述控制器壳体的外侧表面上设有与电动助力车仪表或电池壳体内预留卡槽相连接的连接部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连接部件为长条形的滑条。
所述滑条使用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滑条上涂有润滑油或润滑脂。
所述散热板为铝板。
所述控制器壳体的左右端面上开设有让位槽,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能够嵌入所述让位槽,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控制器壳体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车控制器结构,在控制器壳体内设有散热板,散热板的下端面与印刷电路板相抵靠,散热板的侧面与控制器壳体的一内侧面相抵靠,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将印刷电路板上各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送到控制器壳体上,可以实现快速散热。
2、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车控制器结构,在控制器壳体的外侧表面上设有与电动助力车仪表或电池壳体内预留卡槽相连接的连接部件,可以实现灵活装配,维修更换零件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器壳体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印刷电路板,2、控制器壳体,3、前盖板,4、后盖板,5、散热板,6、连接部件,7、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立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立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9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循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学检验用采样样品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