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骨外科上肢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9231.5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4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吴玲玲;邵爱萍;薛晓明;秦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22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外科 上肢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调式骨外科上肢固定器,包括小臂固定件,小臂固定件的一侧设有大臂固定件,小臂固定件包括小臂带,小臂带上开设有两排透气孔,小臂带上设有三个魔术贴,小臂带的端部紧密粘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通孔,第一固定块上设有活动杆,活动杆呈L形,活动杆的水平段插接进通孔内,活动杆的水平段端部紧密粘接有限位片,活动杆的竖直段端部开设有插孔,插孔内贯穿设有螺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器上设置小臂固定件和大臂固定件,从而可实现对患者手臂进行固定的效果,且满足患者手臂摆放不同角度的调节作用,避免了传统固定方式中患者佩戴不适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式骨外科上肢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骨科治疗过程中,医生会使用上肢卡盘固定器用于前臂骨折复位固定、前臂软组织损伤固定,手术后康复期固定,从而进行保守治疗等。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上肢康复支具无法实现角度调节,并且往往使用束缚带套在患者颈部对前臂进行托起固定,佩戴简洁性不好,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和患者舒适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式骨外科上肢固定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骨外科上肢固定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式骨外科上肢固定器,包括小臂固定件,所述小臂固定件的一侧设有大臂固定件;
所述小臂固定件包括小臂带,所述小臂带上开设有两排透气孔,所述小臂带的左端紧密粘接有三个第一毛面贴,所述小臂带的右端紧密粘接有三个第一刺面贴,所述第一毛面贴与第一刺面贴之间位置对应,所述小臂带的端部开设有两个缺口,所述小臂带的端部紧密粘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呈L形,所述活动杆的水平段插接进通孔内,所述活动杆的水平段端部紧密粘接有限位片,所述活动杆的竖直段端部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贯穿设有螺杆;
所述大臂固定件包括大臂带,所述大臂带的一端紧密粘接有两个第二毛面贴,所述大臂带的另一端紧密粘接有两个第二刺面贴,所述第二毛面贴与第二刺面贴之间位置对应,所述大臂带的端部紧密粘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一排螺纹孔,所述大臂带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衔接带,所述衔接带的一端与小臂带的端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位置对称,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位置对称。
优选的,所述限位片的尺寸大于通孔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与第二固定块上的螺纹孔处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螺杆与螺纹孔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中段紧密焊接有环形凸起,所述螺杆上的环形凸起的外环直径大于插孔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衔接带的两端分别与小臂带端部以及大臂带的底端之间通过针线缝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器上设置小臂固定件和大臂固定件,从而可实现对患者手臂进行固定的效果,且满足患者手臂摆放不同角度的调节作用,避免了传统固定方式中患者佩戴不适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小臂固定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大臂固定件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9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扁桃体手术剥离吸引切割器械
- 下一篇:一种呼吸内科用单手吸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