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阴极板剥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8650.7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2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际山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8 | 分类号: | C25C7/08;C25C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板剥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阴极板剥刀。所述阴极板剥刀包括刀架、剥刀、转轴、转柄、安装座、气缸、横梁;所述刀架的横截面为“V”形,在远离其尖端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所述剥刀、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二个所述安装座,与其可旋转的活动连接,并在末端固定的设有所述转柄;所述安装座、所述气缸均安装于所述横梁,且所述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转柄的另一端以可旋转的结构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阴极板剥刀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机械剥锌采用的刀具剥离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阴极板剥刀。
背景技术
在锌湿法冶炼电解工艺中,电解液中的锌会吸附在阴板板上形成单质体,再通过人工或机器件阴极板表面的锌层剥离后,送到熔铸车间制锭。为了不伤板,现有机械剥锌的剥刀基本上与阴极板不接触,锌片是通过剥刀“刮”下来的。由于我国锌电解车间氟氯离子含量普遍偏高,导致锌片与铝板的贴附力过大,部分锌片很难通过传统的“刮”的方式一次剥离,需要通过多次重复剥锌动作才能剥离。甚至仍无法剥离,最后只能通过人工方法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机械剥锌采用的刀具剥离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阴极板剥刀。
一种阴极板剥刀,包括刀架、剥刀、转轴、转柄、安装座、气缸、横梁;所述刀架的横截面为“V”形,在远离其尖端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所述剥刀、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二个所述安装座,与其可旋转的活动连接,并在末端固定的设有所述转柄;所述安装座、所述气缸均安装于所述横梁,且所述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转柄的另一端以可旋转的结构活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阴极板剥刀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剥刀为长条形刀体,贴合固定于所述刀架边缘的外侧;所述剥刀在远离所述刀架尖端的一侧边缘开有单面刃,刃面设于远离阴极板的一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阴极板剥刀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安装座,并与其间隙配合、滑动抵接,所述转轴的末端通过胀紧套与所述转柄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阴极板剥刀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横梁的底部;所述安装座设有多个腰圆孔,其内设有螺丝将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横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阴极板剥刀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刀架设有多个腰圆孔,其内设有螺丝将所述刀架固定于所述转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阴极板剥刀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的顶端设有“C”形支架,其末端与所述气缸可旋转的活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阴极板剥刀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二组所述阴极板剥刀对称设置于阴极板两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阴极板剥刀既保留了原有“刮”的功能,同时新增“铲”的功能。从而更小的力就可以剥离锌片或者力大小相等时可剥开更难剥的锌片。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阴极板剥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4分别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阴极板剥刀在实操过程中不同状态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阴极板剥刀1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阴极板剥刀1包括刀架2、剥刀3、转轴4、转柄5、安装座6、气缸7、横梁8。
所述刀架2为夹角为150°的“V”形结构,远离其尖端的两侧分别沿侧边边缘设置有所述剥刀3、所述转轴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际山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际山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86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水流缓冲机构的预制一体化泵站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安全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