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工程用动力传递轴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48375.9 | 申请日: | 2019-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3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陆宇阳;吴志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D1/04 | 分类号: | F16D1/04;F16D3/84;F16H57/00 |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工程 动力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工程用动力传递轴,包括轴管、伸缩套、固定器和万向节叉,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油封盖,传递轴主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节叉,万向节叉的顶部贯穿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柱,控制柱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密封柱,密封柱对细的固定柱进行固定,而当工作人员要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可以按下细的控制柱一侧的开关将密封柱处的固定柱两端的卡柱进行收回,从而工作人员就能固定柱向一侧进行取下,从而使工作人员在动力传递轴固定好的时候都进行拆卸更换,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对万向节进行安装拆卸,从而也减少了万向节损坏后的更换成本,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传递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工程用动力传递轴。
背景技术
近来,例如安装于车辆的动力传递轴(传动轴)具备:筒状部件,其轴向的前端部连接于车辆的变速器侧;以及轴部件,其轴向的后端部连接于差速器壳 (differentialcarrier)侧,并从轴向上连接于所述筒状部件。
目前,在动力传递轴中的万向节是固定的不可以进行拆卸的,而当万向节发生损坏的情况时,是要将整的动力传递轴进行更换,从而使用其更换成本过大,同时动力传递轴中的伸缩套的固定方式是由螺纹进行固定,当动力传递轴过大小时会导致工作人员安装时要十分用力旋转才进行固定,从而十分麻烦。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机械工程用动力传递轴,成为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在外使用时不可以长时间进行保温和不好进行清洗的问题,提供一种机械工程用动力传递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工程用动力传递轴,包括传递轴主体、设置于传递轴主体两端的万向节叉,所述传递轴主体包括轴管、伸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油封盖,所述油封盖底部固定连接有花键槽,所述油封盖外侧壁设有固定板,所述伸缩套外侧壁在与固定板对应位置设有固定器;所述花键槽伸入伸缩套空腔内并通过对应位置的固定器、固定板连接固定;所述花键槽上套有密封塞,所述伸缩套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加油嘴;所述万向节叉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万向节,所述万向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万向节叉通过固定装置与万向节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由两根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柱两侧的控制柱和密封柱共同组成,其中一根固定柱中间部分设有供另一根固定柱穿过的贯穿孔,构成十字状,所述控制柱、密封柱分别与固定柱端部卡接,便于拆卸。
优选的,所述油封盖与伸缩套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相匹配的固定纹。
优选的,所述固定器包括与伸缩套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带动器、活动条、调节器、活动条顶部铰接有卡定柱;所述活动条为齿条结构,设置于带动器内部,所述调节器的端部伸入带动器内并与带动器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器通过齿轮与活动条的齿条结构啮合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活动条穿过的通孔,且其端部设有弹簧定位柱,所述活动条的顶部穿过固定板的通孔,旋转卡定柱,并利用弹簧定位柱插入卡定柱的插孔内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贯穿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空孔,连接柱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拉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种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是由固定柱、贯穿孔、控制柱和密封柱共同组成,共有两根固定柱,分别为一根粗的有贯穿孔和另一根细的没有贯穿孔,工作人员先操作粗固定装置再操作细固定装置,而拆卸时先拆细固定装置再拆粗固定装置,从而使工作人员在动力传递轴固定好的时候都进行拆卸更换。
2.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器是由带动器、活动条、调节器、卡定柱、固定板和定位柱共同组成,当花键槽和伸缩套之间调节好长度时,调节器控制活动条向上移动,再由卡定柱在固定板处进固定,方便工作人员不管伸缩套和油封盖的距离长短都可以进行固定,固定器都是开关操作从而减少了劳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83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