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粮食用除尘缓冲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3837.8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5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泽扬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46 | 分类号: | B07B1/46;B08B15/04;B01D4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2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粮食 除尘 缓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粮食用除尘缓冲斗,涉及缓冲斗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缓冲斗不具备除尘功能,且缓冲效果差的问题。所述缓冲斗的一端设置有圆形筒,所述圆形筒的下方设置有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下方设置有出料筒,所述缓冲斗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缓冲斗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集尘水箱,所述集尘水箱的上方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一端延伸至缓冲斗的内部,所述吸尘管的一端设置有吸尘器,所述吸尘器的内部设置有风扇,所述圆形筒的内部设置有筛盘,所述筛盘的内部设置有筛孔,所述筛盘的下方设置有引流板,且引流板设置有两个,所述锥形筒的内壁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内壁设置有承接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粮食用除尘缓冲斗。
背景技术
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作为主食的各种植物种子总称,也可概括成为“谷物”,粮食作物基本属于禾本科植物,所含营养物质主要为糖类,其次是蛋白质。缓冲仓是为了改善我国粮食流通状态落后,仓容量不足,仓储设施不配套的局面,来用于建设的现代化工业设备,一般用于大型粮食生产基地,米香的投入使用,目前大部分缓冲斗都是直筒或锥形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备外观基本比较庞大,储存量以及流通量比较大,粮食加工企业需要利用缓冲仓或缓冲斗等缓冲装置将物料从位置较高上层设备输送到位置较低的下层设备,粮食在缓冲装置中流速快,造成对缓冲装置内壁的磨损大,并且对下层设备的冲击大,影响缓冲装置和主机设备的使用寿命,物料容易破碎,且粉尘会外扬。
现有缓冲斗不具备除尘功能,且缓冲效果差;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粮食用除尘缓冲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粮食用除尘缓冲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缓冲斗不具备除尘功能,且缓冲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粮食用除尘缓冲斗,包括缓冲斗,所述缓冲斗的一端设置有圆形筒,所述圆形筒的下方设置有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下方设置有出料筒,所述缓冲斗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缓冲斗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集尘水箱,所述集尘水箱的上方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一端延伸至缓冲斗的内部,所述吸尘管的一端设置有吸尘器,所述吸尘器的内部设置有风扇,所述圆形筒的内部设置有筛盘,所述筛盘的内部设置有筛孔,所述筛盘的下方设置有引流板,且引流板设置有两个,所述锥形筒的内壁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内壁设置有承接盘,所述承接盘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板,且缓冲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缓冲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板通过弹簧套筒与加强筋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筒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板。
优选的,所述出料筒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弹簧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筛盘的一侧设置有干燥器。
优选的,所述承接盘通过支撑杆与锥形筒固定连接,且支撑杆设置有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集尘水箱、吸尘管、吸尘器和风扇的设置,风扇转动使吸尘器将缓冲斗内部的灰尘吸走,灰尘通过吸尘管进入集尘水箱,灰尘遇到水后能够直接被水吸收,提高了除尘效果,保证了粮食的品质。
2、通过承接盘和缓冲板的设置,粮食从锥形筒落入承接盘后,从承接盘的底部排出,缓冲板对粮食的流速起到了一定的缓冲效果,减少粮食被碰撞破碎,弹簧套筒内部的弹簧有利于缓冲板对冲击力进行阻挡。
3、通过筛盘、筛孔、引流板和加强筋的设置,粮食经过筛盘,能够减小冲击力,筛孔使粮食更加分散,引流板也达到了降低粮食下降速度的效果,加强筋对锥形筒的内壁起到了防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泽扬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泽扬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3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