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交叉胶带的桡动脉止血压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40046.X | 申请日: | 2019-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1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慎;刘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继慎;刘一萍 |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陆滢炎 |
| 地址: | 6758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胶带 桡动脉 止血 压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交叉胶带的桡动脉止血压迫器,包括压迫块、绑带、胶带、通孔、保护膜、卡柱和按扣,所述绑带呈十字形交叉设置,所述绑带的四角均设置有胶带,所述胶带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膜,所述绑带的顶端中心位置交叉处设置有压迫块。该带交叉胶带的桡动脉止血压迫器,可以增强患者术后舒适感,减少患者术后固定肢端疼痛,减少患者固定后术肢水肿发生,避免张力性水泡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医生无需进行定时减压,改善了患者体验,同时也减轻了医生工作量,促使患者明显减少了并发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交叉胶带的桡动脉止血压迫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桡动脉止血压迫器主要有两种,有气压囊袋型、有螺旋加压固定型。气压囊袋型使用时先将囊袋固定至压迫点,后进行气压加压,起到囊袋对出血点的压迫作用;螺旋型加压固定型使用时,首先是将压迫器的硅胶固定到压迫点,后靠旋转螺丝方法进行旋转加压。
以上两种压迫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并发症较多,患者术后体验感差,如术后疼痛剧烈,且需要医护人员每1-2小时对压迫器进行释放气压后拧松加压螺丝。即使医护人员按规范定时给与患者减压,仍不可避免存在并发症,如:术肢水肿、皮肤张力性水泡、有甚至造成严重水肿,骨筋膜室综合征,最终需要进行外科切开术肢减压,或是患肢缺血坏死,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交叉胶带的桡动脉止血压迫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交叉胶带的桡动脉止血压迫器,包括压迫块、绑带、胶带、通孔、保护膜、卡柱和按扣,所述绑带呈十字形交叉设置,所述绑带的四角均设置有胶带,所述胶带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膜,所述绑带的顶端中心位置交叉处设置有压迫块。
优选的,所述压迫块的材质为硅胶,且呈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绑带的顶端中心位置设置有按扣,所述压迫块的外壁中心位置设置有与按扣相匹配的卡柱。
优选的,所述绑带的外壁表面均布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带交叉胶带的桡动脉止血压迫器,可以增强患者术后舒适感,减少患者术后固定肢端疼痛,减少患者固定后术肢水肿发生,避免张力性水泡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医生无需进行定时减压,改善了患者体验,同时也减轻了医生工作量,促使患者明显减少了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迫块,2、绑带,3、胶带,4、通孔,5、保护膜,6、卡柱,7、按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继慎;刘一萍,未经李继慎;刘一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0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供给装置及3D打印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丝杆传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