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恒温性田园私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9803.1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7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敬玉;王璐;罗会慧;王佳琦;孙陈维;赵莉婧;汪思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E04B2/00;E04B1/76;E04D13/00;A01G20/00;E04D13/158;E04F17/04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恒温 田园 私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恒温性田园私宅,包括设置于地面的房架,所述房架上方依次设置有多层上层房体,所述房架上围绕设置有多面墙体且多面墙体围绕形成一下层房体,地面上位于房架的正下方设置有水池,所述水池与下层房体相通,所述上层房体的房顶设有植被层。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全新的建筑设计结构,使其室内温度能达到恒温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恒温性田园私宅。
背景技术
乡村住宅建筑的恒温性问题,关系到节能环保、生态平衡、建筑民俗与住宅舒适性,建立一种既能满足民众住宅能耗集约性,生态环境平衡性、住宅建筑舒适性以及建筑民俗文化传承性的住宅恒温性建筑范式已经跃然成为住宅建筑、建筑学科研究乃至社会持续发展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大量比较研究发现,现今国际上主流建筑范式的被动恒温房在技术衔接性方面在国内存在难以驾驭性,国内建筑受传统设计以及室内布局等因素的影响,在室内温度上难以实现恒温控制,往往需要安装空调去调节室内温度,使其达到恒温;但是,空调的安装不仅增加能耗,还会严重影响建筑的美观度。基于景观生态链视角,严格遵循生态建筑系统规划模式的田园私宅建筑范式,在恒温性控制方面将从传统建筑的在地气候适应性营造范式,生态气候和谐性和科技带来的低能耗建造技术与新型材料采用方面试图尝试建立一种具备地域性、生态性、持续环保性与民众住宅舒适性的建筑范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恒温性田园私宅,该生态恒温性田园私宅利用全新的建筑设计结构,使其室内温度能达到恒温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生态恒温性田园私宅,包括设置于地面的房架,所述房架上方依次设置有多层上层房体,所述房架上围绕设置有多面墙体且多面墙体围绕形成一下层房体,地面上位于房架的正下方设置有水池,所述水池与下层房体相通,所述上层房体的房顶设有植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池设置于房架正下方并与下层房体相通的方式,利用水池内水的亲水性达到储热与降温的作用,这样可对房屋室内的温度起到调节作用,用于保持室内恒温。并通过植被层的设置用于调节热能,保持室内温度,且植被层的设置能起到生态景观的作用,使房屋更好的亲近、融入自然。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层房体内设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贯穿上层房体的房顶,位于所述通风通道出口端的上方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通风通道的出口端之间形成一通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通道的设置形成穿堂风,并利用热气上升的原理,使通风通道的设置能更好的带走室内的热量,保持室内凉爽。而水池产生的冷气则会在穿堂风的带动下进入到室内并形成冷气循环,从而更好的调节室内温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的外墙壁上设有保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的设置用于接受来自于外界的热辐射,既能储存热能、也能有效隔离过量热量进入室内,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保持恒温。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45厘米,所述保温层包括石头墙体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45厘米厚度的石头墙体可对热量起到有效的储能与隔离作用,且通过石头墙体的设置使得该房屋能与自然更好的融为一体,更好近亲自然且还能降低材料成本。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层房体的房顶设有向外延伸的屋檐,所述上层房体的窗口上方均设有向外延伸的窗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屋檐与窗檐的设置可以有效阻止过度阳光进入室内,对进入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防止室内温度过高。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檐上表面设有吸热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热层的设置可有效抑制过度阳光直入室内,造成室温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9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管材形变的PE管材牵引机
- 下一篇:炼铁烧结用燃烧粒级分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