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38823.7 | 申请日: | 2019-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1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董博;柴建伟;谢嘉瑞;胡泊;刘晓彤;周林;张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北京)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46 | 分类号: | F23G5/46;F23G5/44;F23L15/04;F23J15/02;F23J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郑俊彦;许文娟 |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尾部 烟气 利用 系统 | ||
1.一种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该系统接于余热炉出口烟道之后,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依次包括烟气引风机(1)、二次风预热器(4)和烟气送风机(7),所述烟气引风机(1)的管道出口处设置第一温度压力测量元件(2),并设置烟气入口阀门(3),烟气入口阀门后端连接所述二次风预热器(4),二次风预热器的管道出口处设置烟气出口阀门(5)及第二温度压力测量元件(6),最后通过烟气送风机(7)与垃圾焚烧系统的脱酸反应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的所有管道均进行防腐防爆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引风机(1)和烟气送风机(7)均进行防腐防爆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的所有管道均通过包裹保温棉进行外保温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入口阀门(3)和烟气出口阀门(5)均为电动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北京)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北京)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88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磨铸铁管自锚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辅助多功能教学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