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片合成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38587.9 | 申请日: | 2019-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5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邢英;王平;杨文涛;赵冬艳;王威;刘佩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河市晶日金刚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3/06 | 分类号: | B01J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孙宝海 |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成块 | ||
1.一种复合片合成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压保温体,具有合成腔体;
隔离体,设置于所述合成腔体内,所述隔离体包括隔离管和封闭于所述隔离管两端开口的两个隔离片,从而于所述隔离体内部形成一用于容置一复合体的腔室,所述隔离片的外表面与所述隔离管的端面平齐;
第一屏蔽管,套设于所述隔离管外表面,所述第一屏蔽管的内表面与所述隔离管的外表面形状相匹配,且相互接触;
加热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屏蔽管外表面,所述加热管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屏蔽管的外表面形状相匹配,且相互接触;
第二屏蔽管,套设于所述加热管外表面,所述第二屏蔽管的内表面与所述加热管的外表面形状匹配且相互接触,所述第二屏蔽管的外表面与所述传压保温体的内表面形状匹配且相互接触,其中所述第一屏蔽管、所述加热管、所述第二屏蔽管的端面均与所述隔离管的端面平齐;
两组耐热片,分别设置于所述隔离体的两端,并分别与所述隔离管、所述第一屏蔽管、所述加热管、所述第二屏蔽管的相应端面以及所述传压保温体的内表面接触;以及
两组导电结构,分别设于两组耐热片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片合成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屏蔽管,设置于所述传压保温体与所述第二屏蔽管之间,其中所述第三屏蔽管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屏蔽管的外表面形状匹配并相互接触,所述第三屏蔽管的外表面与所述传压保温体的内表面形状匹配并相互接触,所述第三屏蔽管的两端面分别与两组耐热片的内表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片合成块,其特征在于,每组耐热片包括相互叠置的两片金属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片合成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管和所述隔离片的材质均为盐,和/或所述第一屏蔽管、所述第二屏蔽管、所述第三屏蔽管的材质均为钼、钽、铌、钛、氧化锆或氧化镁,和/或所述耐热片的材质为钛或钼;和/或加热管的材质为石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片合成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管和所述隔离片的厚度均为0.5~3.0mm,和/或所述第一屏蔽管、所述第二屏蔽管的厚度均为0.1~1.5mm,所述第三屏蔽管和所述耐热片的厚度均为0.2~2.0mm。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片合成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压保温体包括叶腊石管以及封闭于所述叶腊石管两端部的两片叶腊石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片合成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叶腊石片中的至少一片的外表面凸出所述叶腊石管的端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片合成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腊石片的外表面凸出所述叶腊石管的端面的高度为0.1~2.5mm。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片合成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腊石片上设有环形槽,所述导电结构为一钢杯,所述钢杯包括杯底和由杯底弯折延伸的环形杯壁,所述杯壁配合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杯底的外表面与所述叶腊石片的外表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河市晶日金刚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三河市晶日金刚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858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急传动装置以及索道
- 下一篇:一种过量氢氧化铝的反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