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灌溉水渠用清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7572.0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9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邓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润协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灌溉 水渠 清淤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灌溉水渠用清淤设备,其结构包括提环、电机、传动杆、防水风机、支撑架、固定轴、气桶、打气口、前连接杆、后连接杆、控制面板、电源线和搅动机构,该农业灌溉水渠用清淤设备通过在前连接杆中部设置了搅动机构,传动杆带动防水风机对底部淤泥吹搅时,第一齿轮碰触第一锥形齿轮进行传动,使第一转动杆转动并通过第二齿轮带动倾斜的第二锥形齿轮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二转动杆带动搅动带在防水风机下端搅动将顽固杂物搅动,解决了水渠中淤泥往往存在许多杂物,光靠风机吹搅无法将顽固杂物搅出,导致清淤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达到提高清淤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渠清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灌溉水渠用清淤设备。
背景技术
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河道水渠清淤一般指治理水渠河道,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但水渠中淤泥往往存在许多杂物,光靠风机吹搅无法将顽固杂物搅出,导致清淤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农业灌溉水渠用清淤设备,解决了水渠中淤泥往往存在许多杂物,光靠风机吹搅无法将顽固杂物搅出,导致清淤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达到提高清淤效率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农业灌溉水渠用清淤设备,包括提环、电机、传动杆、防水风机、支撑架、固定轴、气桶、打气口、前连接杆、后连接杆、控制面板、电源线和搅动机构,所述提环紧固在电机后部,并且电机输出轴与传动杆紧固,所述防水风机与传动杆紧固,所述支撑架固定在电机下端,并且支撑架两侧通过转轴与固定轴进行转动配合,所述气桶固定在固定轴下端,所述打气口嵌入于气桶后部,所述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均横向固定在气桶中部,所述控制面板竖直紧固在后连接杆上端中部,所述电源线紧密伸入控制面板上端,所述电机和防水风机均通过控制面板和电源线电连接,所述搅动机构固定在前连接杆中部,所述搅动机构由第一齿轮、通槽、第一锥形齿轮、第一转动杆、防水罩、第二齿轮、密封圈、第二锥形齿轮、第二转动杆、固定轴承和搅动带组成,所述第一齿轮紧固在传动杆中部,所述通槽开设在前连接杆中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右侧与第一转动杆紧固,并且第一转动杆右侧通过轴承与防水罩内部右侧进行转动配合,所述第二齿轮紧固在第一转动杆中部,所述密封圈粘附在防水罩左侧中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顶部与第二齿轮啮合,并且第二锥形齿轮中部由第二转动杆伸入紧固,所述第二转动杆中部和右侧均通过固定轴承与防水罩进行转动配合,所述搅动带紧密连接与第二转动杆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宽度与第一锥形齿轮上端倾斜处宽度相同,并且两者纹路深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长度小于第一锥形齿轮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罩内部右侧设置有轴承座,并且第一转动杆右侧与轴承座进行转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杆倾斜角度为45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轴承直径是第二转动杆直径的1.5倍,并且固定轴承左侧设置有防水圈。
进一步的,所述搅动带展开最大长度为50cm,并且搅动半径为15c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搅动带为高碳钢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润协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润协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7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速冷汽车零件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无纺布生产线整流拉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