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模块化的生物滞留树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7318.0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9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程睿;罗可嘉;夏静;韩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如茵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E03B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正和天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1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块化 生物 滞留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模块化的生物滞留树池结构,包括种植筒、套筒、持水渗滤层、种植土。种植土填充在种植筒,以种植植物,种植筒的侧壁上分布有内透水孔,让种植筒内的积水向外溢出;套筒套围设在种植筒外圈,套筒的侧壁上分布有外透水孔,让套筒内的积水向外溢出;持水渗滤层填充在种植筒和套筒之间,以让套筒内的积水能下沉向外排出。基于模块化的生物滞留树池结构有利于水向外渗入土地中,在栽植城市行道树时,促进植物根系正常生长的同时,最大程度滞留蓄存雨水,并增加雨水下渗面,补充城市地下水,发挥城市绿道树池海绵体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模块化的生物滞留树池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导致城市道路、建筑群等不透水面积的增大。
造成的后果,一是大雨时径流汇集易造成地面积水,增加城市排水压力,导致城市内涝不断。二是地面硬化,雨水难以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导致城市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因此,充分利用城市有限的自然生态系统,提高雨水滞渗、调蓄和排放能力,成为消洪错峰,解决城市内涝和补充地下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和小气候环境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必然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模块化的生物滞留树池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模块化的生物滞留树池结构,包括种植筒、套筒、持水渗滤层、种植土;
所述种植土填充在所述种植筒,以种植植物,所述种植筒的侧壁上分布有内透水孔,让所述种植筒内的积水向外溢出;
所述套筒套围设在所述种植筒外圈,所述套筒的侧壁上分布有外透水孔,让所述套筒内的积水向外溢出;
所述持水渗滤层填充在所述种植筒和所述套筒之间,以让所述套筒内的积水能下沉向外排出。
优选地,所述种植筒包括至少两块周向依次拼接的第一预制件,所述第一预制件的水平方向两相对边分别设有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以让两所述第一预制件的拼接边相互卡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制件为半圆环形,所述第一卡合部为在所述第一预制件的一竖直边沿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合部为在所述第一预制件的另一竖直边沿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卡台;
所述第一卡槽为T形槽,所述第一卡台为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套的T形凸台。
优选地,所述套筒包括至少两块周向依次拼接的第二预制件,所述第二预制件的水平方向两相对边分别设有第三卡合部、第四卡合部,以让两所述第二预制件的拼接边相互卡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预制件为板状,所述套筒包括四块周向依次拼接的第二预制件。
优选地,所述第三卡合部为在所述第二预制件靠近所述种植筒一侧的一竖直边缘沿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卡槽,所述第四卡合部为在所述第二预制件的另一竖直边缘沿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卡台。
优选地,所述种植筒的上边缘低于所述套筒的上边缘,所述种植土的高度不高于所述种植筒的上边缘,且所述种植土呈中心低四周高的凹面状。
优选地,所述持水渗滤层包括由下至上分布的砾石层、砂层、陶粒层。
优选地,所述持水渗滤层还包括埋设在所述砾石层中用于排水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管网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覆盖在所述陶粒层、种植土上侧的碎石层、以及覆盖在所述碎石层上侧的雨水箅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如茵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如茵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7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定位拼接的组合式模具
- 下一篇: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修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