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肠造瘘病人灌肠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36039.2 | 申请日: | 2019-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0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宇;莫海营;袁艺;廖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红宇 |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田雪姣 |
| 地址: | 510095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肠造瘘 病人 灌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肠造瘘病人灌肠器。所述新型肠造瘘病人灌肠器包括安装板、复位机构、出液机构和进液机构,所述安装板的前端面通过固定卡环固定安装有灌肠筒,所述灌肠筒内安装有活塞,且活塞的上安装有活塞杆,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壁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复位机构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出液机构与灌肠筒底部的注射口固定连接,所述进液机构与灌肠筒底部的进液口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滑动杆、滑动框架、弹簧、推杆和连接杆,所述滑动杆固定安装在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框架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安装板两侧开设的滑动槽内并分别套接在滑动杆上,滑动杆上串有弹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肠造瘘病人灌肠器具有自动续液功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肠造瘘病人灌肠器。
背景技术
造瘘术说通俗点,就是把有肿块的那段肠子切掉(包括肿块在内),把上段的肠子从肚皮上重新开个口,拉出来,大便以后就从这里出来,而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以达到直肠内给入大量液体或者药物目的,以治疗便秘、肠炎类型疾病,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
灌肠作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目前所使用的灌肠装置存在如下问题:1、操作不方便,劳动强度大,只能在医疗机构依赖医护人员进行灌肠;2、灌肠大多将药袋悬挂依靠靠液体的重力使灌肠液流入肠道内,而在药袋内的灌肠液灌肠完毕后无法自动添加灌肠液,导致操作不方便,灌肠效果不理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肠造瘘病人灌肠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动续液功能的新型肠造瘘病人灌肠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肠造瘘病人灌肠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端面通过固定卡环固定安装有灌肠筒,所述灌肠筒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活塞,且活塞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垂直设置的活塞杆,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壁均开设有滑动槽;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滑动杆、滑动框架、弹簧、推杆和连接杆,所述滑动杆固定安装在滑动槽内并垂直设置,所述滑动框架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安装板两侧开设的滑动槽内并分别套接在滑动杆上,且滑动框架的套接端与对应的滑动杆滑动接触,所述滑动框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垂直设置的推杆,且推杆的顶部通过连接杆与活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上串有弹簧;出液机构,所述出液机构与灌肠筒底部的注射口固定连接;进液机构,所述进液机构与灌肠筒底部的进液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动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且弹簧的顶部与滑动框架套接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液机构包括出液管、造口壳体和第一单向阀,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灌肠筒底部的注射口固定连接,且出液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造口壳体,所述出液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进液机构包括进液管、进液吸嘴和第二单向阀,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灌肠筒底部的进液口,且进液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液吸嘴,所述进液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与推杆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后端面设有粘附层,且粘附层外侧壁黏贴有离型纸。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肠造瘘病人灌肠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红宇,未经王红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60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套清洗部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地用材料混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