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端面粗刀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35692.7 | 申请日: | 2019-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9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和兹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B23B27/10 |
| 代理公司: | 江苏吾索律师事务所 32337 | 代理人: | 曾昭昱 |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面粗刀结构,在能完成整个平面的一次性磨削、无需横向走刀、进行快速切削并且实现随意更换刀具的同时有效防止刀具过热损坏,其包括刀杆,所述刀杆端部为与槽孔配合的圆弧形,所述刀杆端部中部位置设置有U形槽道,所述槽道将所述刀杆端部分割为两个刀具安装部,所述刀具安装部上分别设置有切刀,所述切刀的宽度为工件中心柱一侧的切削宽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中部设置有导通孔,所述导通孔贯彻所述刀杆两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工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面粗刀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高速、快速生产、提高产品稳定性、降低产品成本成为其不断追求的目标,故对机械加工工艺工装设计提出了新的高要求。传统加工刀具损耗大,磨损快速,在端面磨削时,需要横向走刀才能完成整个平面的磨削,增加作业人员负担,促使产品成本提高。因此现有技术中设计了一种深度切削刀具(专利号为CN201721485680.6),能完成整个平面的一次性磨削,无需横向走刀,进行快速切削,随意更换刀具,增加产品生产稳定性,但是由于粗刀磨削的量较大,采用现有的深度切削刀具会使得刀具过热,造成刀具的过热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面粗刀结构,在能完成整个平面的一次性磨削、无需横向走刀、进行快速切削并且实现随意更换刀具的同时有效防止刀具过热损坏。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端面粗刀结构,其包括刀杆,所述刀杆端部中部位置设置有U形槽道,所述槽道将所述刀杆端部分割为两个刀具安装部,所述刀具安装部上分别设置有切刀,所述切刀的宽度为工件中心柱一侧的切削宽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中部设置有导通孔,所述导通孔贯彻所述刀杆两端。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刀杆端部为与槽孔配合的圆弧形;所述导通孔设置在所述刀杆中心;所述导通孔包括两个所述导通孔,所述导通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刀具安装部上;所述导通孔包括沉槽,所述沉槽上设置有两个导通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刀杆中部设置有导通孔,导通孔贯彻刀杆两端,在刀具切削加工时,从刀杆导通孔内注入冷却油,实现切刀的降温,在能完成整个平面的一次性磨削、无需横向走刀、进行快速切削并且实现随意更换刀具的同时有效防止刀具过热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端面粗刀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2和图3,一种端面粗刀结构,其包括刀杆1,刀杆端部2为与槽孔配合的圆弧形3,刀杆端部2中部位置设置有U形槽道4,槽道4将刀杆端部分割为两个刀具安装部5,刀具安装部5上分别设置有切刀6,切刀6的宽度为工件中心柱一侧的切削宽度,刀杆1中部设置有导通孔7,导通孔7贯彻刀杆1两端。
实施例一:导通孔7设置在刀杆中心.
实施例二:导通孔7包括两个导通孔,导通孔7分别设置在刀具安装部5上,两个导通孔优选结构:导通孔包括沉槽8,沉槽8上设置有两个导通孔7,导通孔7分别设置在刀具安装部5上,采用沉槽结构,只需要一个进油孔就能实现两个导通孔的注油。
由于刀杆中部设置有导通孔,导通孔贯彻刀杆两端,在刀具切削加工时,从刀杆导通孔内注入冷却油,实现切刀的降温,在能完成整个平面的一次性磨削、无需横向走刀、进行快速切削并且实现随意更换刀具的同时有效防止刀具过热损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端面粗刀结构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和兹精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和兹精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5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皱铝箔餐盒的封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纤照明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