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加工用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4813.6 | 申请日: | 201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3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魏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越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6;B24B41/02;B24B55/12;B24B41/00;B24B5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工用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加工用打磨装置,涉及机械设备领域。该机械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枕,所述滑动枕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板。该机械加工用打磨装置,通过在支撑滑动座的顶部安装机箱,通过机箱可减小第二电机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同时,通过机箱表面开设散热孔,有利于第二电机尽快散热,通过设置固定转轴,可通过固定转轴表面的套管与钢管进行卡接,卡紧突棱可增加钢管内部受到的摩擦力,有利于提升对钢管的固定作用,使打磨过程顺利进行,无需人工把持钢管,一方面提升了打磨效率,另一方面可避免人为的晃动使钢管管口打磨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加工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地需要使用到各种钢铁类建材,其中自然也包括钢管类建材,而钢管类建材在使用之前大多需要进行分离切割,在完成切割之后同样需要对切割的管口进行打磨,方便钢管进行后期加工以及使用,现有的打磨设备通常是由工人手持打磨机对钢管的内圈和外圈分别进行打磨。
然而,这种加工方式会因为转动钢管的速度不均匀而导致钢管管口打磨程度不一致,影响钢管出厂外管以及影响钢管的实际使用,另一方面由于人工需要长时间换料打磨,容易产生疲惫感,从而不能保证打磨加工效率,不利于提高机械打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加工用打磨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人工持件打磨的方式易导致管口打磨程度不一致以及生产效率低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机械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枕,所述滑动枕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套设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打磨装置,所述丝杆的表面设置有打磨固定装置,所述底座的侧面设置有防护装置。
优选的,所述打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规定安装有夹头,所述夹头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打磨套筒,所述夹头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紧固圈。
优选的,所述打磨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滑动座,所述支撑滑动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的表面贯穿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散热孔线性排列在机箱的三个表面,所述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表面设置有卡紧突棱,所述卡紧突棱在套管的表面呈圆周阵列排布,所述机箱的侧面设置有集料散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集料散热装置包括定位枕,所述定位枕的表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直径大于套管的直径,所述定位枕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碎屑收集框,所述定位枕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表面贯穿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设置有滑动挡板,所述滑动挡板设置有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均对应设置有一根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加工用打磨装置。具备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越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诸暨越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4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