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引线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4216.3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7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恒勇;康文韬;刘永礼;史帅彬;王天华;欧阳光;刘鹏飞;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配网不 停电 作业 引线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引线固定装置,包括引线筒、紧固螺栓和拢线槽壳,引线筒的内顶壁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弧垫,引线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片,夹持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拢线槽壳。该用于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引线固定装置,通过紧固螺栓和硅胶弧垫的设置,紧固螺栓的贯穿长度进行使用调节,能够决定硅胶护垫对引线的夹持力度,更是对其起到夹持固定的作用,保证外接引线在该装置内的位置可控性,更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引线的连接工作,通过滑动杆和尾端管的设置,尾端管对拢线槽壳的一端进行对接密封,对引线位置起到外部防护的作用,进而有效避免外界物体造成的磕碰损坏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引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引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无论是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旅游服务和人民生活等领域,都离不开电力的使用,而电的产生、输送和使用,配电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配电作业方式已从停电作业向以停电作业为主、带电作业为辅进一步向不停电作业的方式转变,在配网维护检修过程中,越来越多采取不停电作业的方式,而现有引线固定装置,针对配网电线间距紧密设计使用方式过于繁琐,整体结构复杂,不容易对引线做出位置可控固定,以及在引线工作后期中,缺少对外的防护措施,容易引起连接不良反应,因此,现提出一种用于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引线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引线固定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引线固定装置,包括引线筒,所述引线筒的内顶壁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弧垫,所述引线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片,所述夹持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拢线槽壳,所述拢线槽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位架,所述斜位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架设套管,所述拢线槽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贯穿有尾端管,所述尾端管的顶部连接有支位板。
可选的,所述引线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型壳,所述凸型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抽拉柄,所述抽拉柄的外表面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抽拉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夹。
可选的,所述拢线槽壳的内部设置有隔温膜层,所述拢线槽壳的外表面开设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的内部设置有隔尘网。
可选的,所述尾端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显位槽,所述显位槽的表面设置有螺塞块。
可选的,所述支位板和斜位架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架设套管,所述架设套管的一侧通过转轴设置有闭合垫,所述闭合垫的外表面设置有贯穿螺块。
可选的,所述架设套管和闭合垫的内部均设置有绝缘胶垫,所述绝缘胶垫的厚度为3mm。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引线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引线固定装置,通过紧固螺栓和硅胶弧垫的设置,在工作人员对外接引线顺势进入引线筒时,再对紧固螺栓的贯穿长度进行使用调节,使得紧固螺栓底部设置的硅胶护垫,能够对其起到夹持固定的作用,进而保证外接引线在该装置内的位置可控性,更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引线的连接工作。
2、该用于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引线固定装置,通过滑动杆和尾端管的设置,在工作人员进行引线工作时,滑动杆能够对拢线槽壳和尾端管之间的距离进行可控伸缩调整,满足工作人员引线对接工作的适用性,之后完成引线工作后,尾端管借用在滑动杆表面的滑动调整,对拢线槽壳的一端进行对接密封,能够对引线位置起到外部防护的作用,进而有效避免外界物体造成的磕碰损坏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4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