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泄流消能洞的补气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3577.6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1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家修;杜帅群;郑雪玉;李晓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超峰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泄流消能洞 补气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泄流消能洞的补气坎结构,包括洞体洞体内壁表面设置有挑坎,挑坎下游侧面是与洞体内壁表面垂直相交的立面,挑坎以内埋设有若干条补气管,补气管的一端与挑坎下游侧面连通,补气管的另一端通过通气管与外界环境连通。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外界环境中的气流经过通气管流入设置在挑坎内部的补气管,通过补气管为泄流消能洞内的水流补气,避免了出现掺气盲区,同时在挑坎下游形成气垫,加剧水流掺混,消解部分能量,进而可以减轻过流表面的空蚀破坏,降低过流流速,保护泄洪洞,且多个补气管并联连接之后再与一条通气管连通,减少了管材数量,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泄洪洞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水利水电工程中流道泄洪消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泄流消能洞的补气坎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所设置的流道,除应满足泄洪能力以外,还应保证在运行期间泄洪建筑物的安全,与原河道水流良好衔接以及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消能效果,以避免下泄水流对下游河床和岸坡造成冲刷破坏。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泄洪系统中,泄流消能洞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泄水建筑物,它是高速泄水的主要通道。随着高坝工程的迅速发展,大泄量的水利水电工程日益增多,泄流消能洞规模也越来越大,泄流消能洞的口径也随之增加,部分工程的泄洪洞口径已超过50m量级,在高速水流作用下,常规的传统掺气坎结构很难给这类超大口径泄流消能洞的高速水流掺气,高速水流掺气不充分时,泄槽结构极易发生空化空蚀破坏,从而导致整个泄洪工程的毁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威胁工程的安全。高速水流掺气可以减轻过流表面的空蚀破坏,所以超大口径泄流消能洞掺气盲区是泄流消能洞发生空化空蚀破坏的薄弱部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泄流消能洞的补气坎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泄流消能洞的补气坎结构,包括洞体,所述洞体内壁表面设置有挑坎,所述挑坎下游侧面是与所述洞体内壁表面垂直相交的立面,所述挑坎以内埋设有若干条补气管,所述补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挑坎下游侧面连通,所述补气管的另一端通过通气管与外界环境连通。
所述补气管的直径大于φ100mm。
设单个通气管所连通的补气管的数量为n,n为自然数,则所述通气管的直径是所述补气管直径的n倍。
所述挑坎上游顶面是与所述洞体内壁表面相交为斜面,该斜面与洞底面之间的夹角大于1°。
所述洞体横断面是明渠断面、城门洞形断面、圆形、马蹄形中的一种。
所述挑坎数量为多个,在泄流消能洞沿程分布,且主要布置于隧洞断面改变、洞线变化等引起流线突变容易发生空化空蚀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气管与外界环境大气连通,外界环境中的气流经过通气管流入设置在挑坎内部的补气管,通过补气管为泄流消能洞内的水流补气,避免了出现掺气盲区,进而可以减轻过流表面的空蚀破坏,保护泄流洞,且多个补气管并联连接之后再通过一条通气管与外界环境大气连通,节省了管材消耗,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管材数量的减少,无需在挑坎内开设大量通孔,进而提高了挑坎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出现塌陷等问题,进而提高了泄流洞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沿洞体纵向断面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挑坎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沿洞体横向断面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洞体,2-补气管,3-通气管,11-挑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3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坝放空系统建筑物结构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儿童灌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