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射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2491.1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7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生东;董璞;杨建民;刘宁;张晨峰;刁建东;孙启龙;杨学武;毛浩菲;焦璐婷;李帆;陈子时;陈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B24C3/06;B24C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任林冲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射 控制 结构 | ||
1.一种喷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压板(2)、保险销(3)、保险销座、顶销(4)、顶销座、机械阀(5)和夹管机构,喷射控制结构通过改变机械阀(5)的状态,进而控制夹管机构对射流管路松开和压紧,实现清洗设备喷射工作的启动和停止;
底座(1)连接在喷枪上,机械阀(5)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底座(1)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机械阀(5)的框架,保险销座固定连接在框架侧面,保险销(3)穿过保险销座,保险销(3)与保险销座之间设置弹簧;底座(1)的中部固定连接顶销座,顶销(4)安装在顶销座内,顶销(4)与顶销座之间设置弹簧;
夹管机构为气缸结构,压板(2)的一端与机械阀(5)的触点接触,顶销(4)使压板(2)一端在松弛状态下被顶起,压板(2)的另一端铰接在底座(1)的另一端上,与机械阀(5)触点接触的压板(2)的一端被限制在框架内,压板(2)的一侧面上设置有限位结构,保险销(3)与限位结构配合,控制压板(2)工作状态切换,进而控制高压气体在夹管机构气缸中的有无,气缸控制射流管路松开与压紧,进而控制射流是否由喷枪喷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箍带(6)和加强管(7),底座(1)固定在加强管(7)外径上,加强管(7)内径和喷枪外径配合,整个喷射控制机构通过箍带(6)连接在喷枪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压板(2)将机械阀触点压下,高压气体由机械阀的进气口通过出气口进入夹管机构的气缸中,气缸抬起,射流管路松开,设备启动,射流由喷枪喷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顶销(4)作用压板(2),实现压板(2)与机械阀触点分离,机械阀(5)的出气口无高压气体,夹管机构的气缸压下,射流管路被压紧,射流停止喷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压板(2)的旋转角度<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顶销(4)可将压板(2)在不被按下时弹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保险销(3)处于自由状态时,压板(2)不能被压下;压板(2)被松开时,保险销(3)自由回复至初始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高压气体与清洗设备为同一气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清洗设备包括进气嘴(11)、同心管(12)、辅助安装架(15)和弯头(18),进气嘴(11)设置在射流清洗设备的罐体(13)的底部,同心管(12)为直管,其下端与进气嘴(11)紧密配合,上端探出罐体(13),弯头的一端与同心管(12)的顶端连接,另一端通过射流管路(14)与喷枪连接,辅助安装架(15)固定连接在罐体(13)内,同心管(12)穿过辅助安装架(15),保证罐体(13)顶部的椭圆封头插座与罐体(13)底部的锥形封头同心,在罐体(13)上部开有溢流孔(16),同心管(12)上设有通气孔(17),同心管(12)未抬起时通气孔(17)高于溢流孔(16),同心管(12)抬起后,通气孔(17)不超出罐体(13)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喷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固、液两相清洗介质加入罐体(13)内,通过控制机构关闭喷枪的射流出口,通过进气嘴(11)向同心管(12)内充高压气体,当同心管(12)内的气压Po满足一定条件时,同心管(12)连同弯头沿辅助安装架(15)抬升,同心管(12)脱离进气嘴(11),同心管(12)脱离进气嘴(11)后,高压气体一部分通过进气嘴(11)和同心管(12)底部的流道进入罐体(13)内,高压气体压力降低,速度升高,高压气体从液、固两相介质底部进入罐体(13),使得液、固两相介质产生剧烈翻滚、融合,另一部分高压气体通过通气孔(17)进入罐体(13)内,从液、固两相介质顶部施压,使气、液、固三相介质充分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24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