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循环高效生物脱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2283.1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5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碧波;蔡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清生态环境(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王东东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长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高效 生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循环高效生物脱氮装置,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池体从下至上分别排布有好氧区、缺氧区、沉淀池布水区、污泥区、泥水分离区和出水稳流区,沉淀池布水区包括位于池体中心的沉淀池进水导流筒,所述沉淀池进水导流筒底部与好氧区顶部间设有圆形蝶式射流布水器,沉淀池进水导流筒连接有分布于好氧区、厌氧区、污泥区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用于三相分离与进行回流,所述导流板包括三段,形成硝化液回流缝与污泥回流缝,好氧区底部设有用于提供回流动力的曝气器,曝气器连接有位于池体外部的进气管,曝气器通过曝气的尾气压力实现硝化液回流,曝气器通过曝气形成的负压抽吸实现污泥回流。具有省去回流泵、节约能源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适用于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涉及到一种自循环高效生物脱氮装置。
背景技术
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主流处理工艺如:A/O工艺、A2/O 工艺、OD系列和SBR系列,及各类生物膜工艺和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等工艺均需创造合适的溶解氧环境,培养优势微生物菌群,设计经济的回流比,达到生物反硝化脱氮的效果。
现有技术的脱氮反应一般采用一种脱氮反应器和二沉池水平串联的组合。该反应器的循环水管和循环泥管上均设置了循环泵,或采用水泵回流,属于传统的做法,并不节能。另外,该反应器的脱氮反应器要求维持微氧环境,溶解氧控制在0.6-0.8mg/L,现有的仪表精度很难控制,且曝气搅拌强度不够,污泥淤积不可避免。
公告号为CN10624205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内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气提区、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上述方案将厌氧、缺氧、好氧和沉淀等功能不同的反应器垂直叠加,并在厌氧区和缺氧区设置了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和厌氧区的底部之间设有循环泵,好氧顶部设置了气提区,斜板沉淀区顶部设置了填料区。
上述方案首先依然采用的是现有常规技术的循环泵水流循环,较为耗能,另该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为了保证厌氧区和缺氧区的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必须增加反应器内部的上升流速,为了维持一定的上升流速可以提高反应器的长细比或增加内部循环量。如增加长细比,安全隐患会增加;如增加内部循环,能耗将会增加。陶粒填料层设置在斜板层的上方,极易堵塞,该专利技术重并没有提及延缓填料堵塞的应对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循环高效生物脱氮装置,具有生物向更加丰富、利用污水中的碳源充分、利用曝气剩余压力回流、省去回流泵、节约能源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循环高效生物脱氮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从下至上分别排布有好氧区、缺氧区、沉淀池布水区、污泥区、泥水分离区和出水稳流区,所述好氧区与缺氧区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好氧区位于缺氧区内部,所述好氧区与缺氧区间设有竖直的中间隔墙,所述中间隔墙底部贯穿设有通孔;
所述沉淀池布水区包括位于池体中心的沉淀池进水导流筒,所述沉淀池进水导流筒底部与好氧区顶部间设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为圆形蝶式射流布水器;
所述布水器包括连通池体外部的进水管与多组呈扩散状分布的布水管,各组所述布水管均穿过中间隔墙;
所述沉淀池进水导流筒连接有分布于好氧区、厌氧区、污泥区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用于三相分离与进行回流,所述导流板包括三段,顶板倾斜设置并分隔沉淀池布水区与好氧区,中段倾斜板分隔沉淀池污泥斗与缺氧区,与水平面夹角 55°,中段倾斜板与中间隔墙间设有硝化液回流缝,所述污泥区位于导流板中段倾斜板的上部,竖直段与池体外壁间设有污泥回流缝;
所述好氧区底部设有用于提供回流动力的曝气器,所述曝气器连接有位于池体外部的进气管,所述曝气器通过曝气的尾气压力实现硝化液回流,所述曝气器通过曝气形成的负压抽吸实现污泥回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清生态环境(宁波)有限公司,未经中清生态环境(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2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