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拆组便利性之碟剎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30010.3 | 申请日: | 2019-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0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许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芫恩利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14 | 分类号: | F16C1/14;B62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拆组 便利 碟剎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拆组便利性之碟剎线结构,装设于一自行车,是由一管线、二套件、二环件、二转接头组及二管线固定件所构成,其中该环件外周缘具有一第一剖槽,该管线固定件是由一本体、设置于本体的至少复数环槽及一凸柱共构而成,该环槽内是设有密封环,又该凸柱另设置有一环凸部及至少一第二剖槽,令该凸柱呈可馈缩及复位状态,且该管线的两端供各管线固定件的凸柱插组;由此,不仅方便使用者拆修管线,且拆修剎车线时,不会破坏管线,进而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新型是关于一种具拆组便利性之碟剎线结构,尤指一种便于使用者拆组剎车管线的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基于提升自行车于剎车时的力道及安全性,普遍中高阶的自行车均有碟刹结构的配置可选择,而就一般自行车碟刹结构而言,通常利用一转接头连结剎车夹器,并由管线连结转接头及其他的碟刹结构,虽然该等结构已沿革使用多年,可达到作动剎车夹器的目的;但由于习知转接头与管线间的配合大多是利用倒勾齿部的紧密咬死固定型态,故当用户要进行拆修管线时,不仅需花较大的力量拉扯,甚至于需要破坏管线,才得以将管线取下,如此一来,不仅拆卸不易,且亦降低管线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由于习知结构的管线与转接头之间所设置的片状密封件,为分离装卸的构件,故常因拆组过程遗漏掉落而造成漏油现象,大幅降低防漏油的效果,更造成剎车不安全的危险问题;显然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1、提供一种兼具拆组便利性、提升剎车安全性及防漏油效果的碟剎线结构。2、提供一种拆修剎车线时,不会破坏管线的自行车碟剎线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拆组便利性之碟剎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碟剎线结构是装设于一自行车,包括:
一管线;
二套件,内缘设有内螺纹部;
二环件,外周缘具有第一剖槽,使该管线的两端外周分别套设个套件及环件,使环件得以容置于各套件内;
二转接头组,设于一剎车夹器的接管,该转接头组具有一中空转接头,且该中空转接头的一端具有一与该套件的内螺纹部螺设的外螺纹部;
二管线固定件,包括有一本体、设置于本体的至少复数个环槽及一凸柱,该管线的两端供各管线固定件的凸柱插组;
至少复数个密封环,套设于该本体的环槽内;
一环凸部,设置于该凸柱预定区段。
其中,该凸柱另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剖槽,呈可馈缩及复位状态。
其中,该凸柱至少局部区段呈螺纹状。
其中,该转接头组与该剎车夹器的接管之间装设一止漏环。
本实用新型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本结构具拆组便利性、提升剎车安全性及防漏油效果;拆修剎车线时,不会破坏管线的自行车碟剎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型态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型态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管线10 套件20 内螺纹部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芫恩利有限公司,未经芫恩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0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式坐兜以及婴儿推车
- 下一篇:一种发电船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