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回油及排油功能的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8734.4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2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耀;吴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粤联水产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1/00 | 分类号: | F25B31/00;F25B4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林玉旋;陈晓庭 |
地址: | 51149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制冷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回油及排油功能的制冷系统,包括低压循环桶、回油装置及压缩机,低压循环桶用于储存工作液体,工作液体包括位于上层的油液混合物以及位于下层的制冷剂液体,低压循环桶设有放油口和排气管道,放油口用于排出油液混合物,回油装置设有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进油管道连接于放油口,用于输送油液混合物至回油装置,排气管道及回油管道均连接于压缩机,排气管道用于将低压循环桶内的制冷剂气体输送至压缩机,回油管道用于输送油液混合物至压缩机。采用这样的方式,通过在低压循环桶及压缩机之间设置回油装置,以将带有润滑油的油液混合物输送回压缩机进行重复使用,以提高润滑油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回油及排油功能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根据压力可分为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在制冷压缩机运行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向系统中排出冷冻油,冷冻油最终会积聚在低压系统中。若不及时排出低压系统中的冷冻油,当冷冻油积聚到一定液面时,将会严重影响到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回油及排油功能的制冷系统,具有将低压循环桶内带有润滑油的油液混合物输送回压缩机进行重复使用及将油液混合物分离成润滑油排出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回油及排油功能的制冷系统,包括:
低压循环桶,用于储存工作液体,所述工作液体包括位于上层的油液混合物以及位于下层的制冷剂液体,所述低压循环桶设有放油口和排气管道,所述放油口用于排出所述油液混合物;
回油装置,设有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所述进油管道连接于所述放油口,用于输送所述油液混合物至所述回油装置;以及
压缩机,所述排气管道及所述回油管道均连接于所述压缩机,所述排气管道用于将所述低压循环桶内的制冷剂气体输送至所述压缩机,所述回油管道用于输送所述油液混合物至所述压缩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油液混合物包括相互混合的制冷剂液体及润滑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供液容器,所述供液容器管道连接至所述低压循环桶,且所述供液容器与所述低压循环桶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控制阀,所述低压循环桶设有电连接于所述控制阀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工作液体的液位并在所述工作液体的液位低于所述放油口时发送第一电信号至所述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信号时控制所述供液容器为所述低压循环桶供液。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放油口为多个放油口,所述多个放油口在所述低压循环桶的设置位置为由上至下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放油口设于所述低压循环桶的下部,所述回油装置位于所述低压循环桶的下方,所述进油管道设于所述回油装置的顶部并向上延伸至所述放油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低压循环桶的上方,所述排气管道设于所述低压循环桶的顶部并向上延伸至所述压缩机,所述回油管道设于所述回油装置的底部并向上延伸至所述压缩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回油管道设有节流阀,所述节流阀用于控制所述回油管道内的所述油液混合物的流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油液混合物包括相互混合的制冷剂及润滑油,所述回油装置还设有抽气管道,所述抽气管道连接于所述低压循环桶,所述回油装置内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回油装置内的所述油液混合物以使所述制冷剂蒸发形成制冷剂气体,所述抽气管道用于输送所述回油装置内的所述制冷剂气体至所述低压循环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粤联水产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粤联水产制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87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