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出风口拨钮组件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7771.3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2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许成坤;赵江;李琳;陈伟科;顾安军;胡乐宁;张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321 浙江省慈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风口 组件 装配 结构 | ||
一种车辆出风口拨钮组件装配结构,包括出风叶片、拨钮及底座,前述拨钮具有供出风叶片贯穿的空腔,前述底座设于空腔端口而将拨钮设于出风叶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叶片的中部顶端具有凸起的插装块,该插装块的顶部具有平行出风叶片方向的凸筋;所述拨钮内壁成型有至少两个与插装块顶部限位配合的第一凹槽,前述相邻的第一凹槽每侧均通过连接筋连接为一体,两侧的连接筋之间形成有与前述凸筋限位配合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插装块顶部限位配合,第二凹槽与凸筋限位配合,双重限位,解决了拨钮晃动及上下窜动引起异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空调出风口,尤其涉及出风口上的拨钮。
背景技术
栅格型车辆出风口中的出风叶片上设有拨钮,扳动拨钮能带动出风叶片摆动从而改变出风方向。
图1、图2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拨钮装配结构,包括出风叶片2a、拨钮1a及底座3a,拨钮1a具有供出风叶片2a贯穿的空腔,底座3a设于空腔端口而将拨钮1a设于出风叶片2a上。拨钮1a为开口造型,拨钮1a与出风叶片2a的上下方向的限位仅通过出风叶片2a上下表面的两长方形凸台21a与拨钮1a内侧壁贴合进行限位。
在拨钮为开口造型、注塑成型不稳定及拨钮与叶片限位结构设计不合理的多重作用下,拨钮操作力的大小偏差很大,严重的会致使拨钮与叶片有相对晃动及窜动,影响操作手感,且会导致拨钮与叶片贴合处的上下间隙不一,影响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操作过程中拨钮不易晃动且无异响的车辆出风口拨钮组件装配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出风口拨钮组件装配结构,包括出风叶片、拨钮及底座,前述拨钮具有供出风叶片贯穿的空腔,前述底座设于空腔端口而将拨钮设于出风叶片上,驱动拨钮能带动出风叶片摆动从而改变出风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叶片的中部顶端具有凸起的插装块,该插装块的顶部具有平行出风叶片方向的凸筋;所述拨钮内壁成型有至少两个与插装块顶部限位配合的第一凹槽,前述相邻的第一凹槽每侧均通过连接筋连接为一体,两侧的连接筋之间形成有与前述凸筋限位配合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连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内端面具有导向槽,对应地,所述出风叶片的下端面凸设有与导向槽移动导向配合的条形块。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两侧开设有连接孔,对应地,所述拨钮下端两侧延伸有与前述连接孔卡接配合的楔形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第一凹槽与插装块顶部限位配合,第二凹槽与凸筋限位配合,双重限位,解决了拨钮晃动及上下窜动引起异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辆出风口拨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出风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沿着第一凹槽的立体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沿着第二凹槽的立体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分解图。
图7为实施例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8为拨钮放大部分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辆出风口拨钮组件装配结构包括出风叶片2、拨钮1及底座3,拨钮1具有供出风叶片2贯穿的空腔,底座3设于空腔端口而将拨钮1设于出风叶片2上,驱动拨钮1能带动出风叶片2摆动从而改变出风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77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E给水管道活接管件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转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