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含有该微流控芯片的体外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24885.2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7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蒙玄;刘洋;李文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33/5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芯片 含有 体外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含有该微流控芯片的体外检测装置。该微流控芯片中设有加样腔体、第三微流道、第四微流道和定量检测腔体,通过第三微流道和第四微流道配合离心的方式可以快速将加样腔体中的待测样本溶液分配到各定量检测腔体中实现样本溶液的定量。由于第三微流道与第四微流道的连接位置处的下游切线方向与第四微流道呈30°~90°的夹角,这样可以便于样本溶液在更短的时间内快速经由第四微流道进入定量检测腔体,有利于提高样本溶液定量分配的效率。该微流控芯片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型,可广泛推广使用。该体外检测装置具有检测单元,可以直接对定量检测腔体中定量的待测样本溶液进行定量检测,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含有该微流控芯片的体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IVD)是指从人体中取出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分析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的技术,检测过程中需要相应的仪器和试剂,而这些仪器和试剂就组成了体外诊断系统。体外诊断系统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检测中心实验室为代表,它具有系统模块化、自动化的特点,对样本进行流水线式的检验,从而也具有高通量、高效率、高敏感度的优势,但是整套系统也存在费用昂贵、所占体积大、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等缺陷,它主要应用于大型医院;另外一种是以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为代表,它的系统具有集成化、小型化的特点,可随时随地进行样本检验,从而也具有价格实惠、操作简单、结果报告及时的优势。微流控芯片的技术的优势就是功能集成度高、小型化、自动化,因此微流控技术在POCT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用于POCT的微流控芯片普遍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因而价格相对昂贵,而且样品溶液的上样效率有待提高,限制了其在POCT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可实现对样本分离和定量且有利于提高上样效率的微流控芯片及含有该微流控芯片的体外检测装置。
一种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具有加样腔体、第三微流道、第四微流道和定量检测腔体;所述加样腔体设有加样孔;所述第三微流道与所述加样腔体连通,所述第三微流道环绕所述微流控芯片的旋转中心设置;所述定量检测腔体及所述第四微流道对应设有多个,各所述定量检测腔体通过对应的所述第四微流道与所述第三微流道连通,所述第三微流道与所述第四微流道的连接位置处的下游切线方向与所述第四微流道呈30°~90°的夹角;所述第三微流道相对于所述加样腔体远离所述旋转中心,所述第四微流道相对于所述第三微流道远离所述旋转中心,所述定量检测腔体相对于所述第四微流道远离所述旋转中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微流道与所述第四微流道的连接位置处的下游切线方向与所述第四微流道呈不大于60°的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微流道与所述第四微流道的连接位置处的下游切线方向与所述第四微流道呈30°~60°的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样腔体设有第一透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样腔体部分环绕所述旋转中心设置,且自设有加样孔的一端至另一端宽度逐渐增大,所述加样腔体与所述第三微流道连通的出液位置较所述第一透气孔远离所述旋转中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微流道的末端设有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较所述定量检测腔体更靠近于所述旋转中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具有第一毛细流道,所述第三微流道与所述加样腔体通过所述第一毛细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毛细流道自与所述加样腔体连通的一端逐渐向靠近所述旋转中心的方向延伸再弯折后向远离所述旋转中心的方向延伸后与所述第三微流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具有第一废液腔体,所述第一废液腔体与所述第三微流道连通,且所述第一废液腔体相对于多个所述定量检测腔体更靠近于所述第三微流道的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4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板加工用保护膜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的油烟UV光解净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