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钢坯定重切割的新型多流辊道秤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24824.6 | 申请日: | 2019-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7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和衡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28 | 分类号: | B22D11/128;B22D11/126;B22D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钢坯 切割 新型 多流辊道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钢坯定重切割的新型多流辊道秤,选用常温传感器安装在带水套冷却的龙门架内,提高了辊道秤的精度,解决了现阶段的热钢坯称重设备采用液压站成本较高且维护困难。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适合钢坯定重切割的新型多流辊道秤,包括两个龙门架和输送辊道,龙门架均设有吊装机构,吊装机构包括支撑梁柱和两块吊装板,龙门架上还设有两个称重传感器,上述适合钢坯定重切割的新型多流辊道秤中的称重传感器远离热钢坯辐射源,并安装在带水套隔热的封闭龙门架内,使得称重精度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且取消了液压升降机构,不需要适配价格昂贵的液压工作站,且使得上述适合钢坯定重切割的新型多流辊道秤的维护较为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钢坯定重切割的新型多流辊道秤。
背景技术
在连铸工艺中,为了能够达到对钢坯的定重切割,需要对切割后的钢坯进行称重,根据称得重量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假如称得重量比设定值重,则根据钢坯比重换算呈长度后让切割机对下一根钢坯的切割长度减短;反之,称得重量比设定值小,则让切割机对下一根钢坯的切割长度增加,从而实现对预定重量的钢坯进行定重切割,以利于扎钢时减少浪费。
《世界仪表与自动化》的2007年第10期50页-52页发表的论文《连铸坯在线定尺定重切割技术方案探讨》公开了一种吊框式提升称重法,论文的作者是周均良,也是本申请文件的发明人。上述吊框式提升称重法为:在连铸坯生产线上方制作两套间距由最短方坯确定的龙门钢架,在对应连铸流的出坯辊道上方各安装了两个液压推杆。推杆的垂线下方安装外螺纹连接柱式传感器,在传感器的下方有一吊钩,将方形吊框吊住(如圆坯连铸机可将吊框设计成圆形)。在连铸坯移动时,吊框处于下降位置,铸坯顺利进入吊框内。当需要称重时,铸坯停止运动,两只液压推杆提升,将铸坯吊起与辊道分离。
如果采用上述的吊框式提升称重法,需要建立价格昂贵的液压站,且造成称重设备维护较为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钢坯定重切割的新型多流辊道秤,所述适合钢坯定重切割的新型多流辊道秤将精度最高的常温传感器安装在带水套龙门架内,不需要建立价格昂贵的液压站,并能保证新型多流辊道秤的精度和可靠性,且维护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适合钢坯定重切割的新型多流辊道秤,包括两个龙门架和至少一个输送辊道,两个所述龙门架分别位于所述输送辊道的两端,所述龙门架均设有吊装所述输送辊道的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支撑梁柱和分别安装于支撑梁柱的两端且竖直向下布置的两块吊装板,两块所述吊装板的下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输送辊道的两侧;所述龙门架上还设有分别支撑于所述支撑梁柱两端的两个称重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适合钢坯定重切割的新型多流辊道秤的称重原理如下所示:当铸坯运输至适合钢坯定重切割的新型多流辊道秤上时,四个称重传感器对输送辊道、吊装机构和铸坯进行同时称重,得到总重量Q1,由于输送辊道的重量Q2和吊装机构的重量Q3是恒定的,因此铸坯的重量Q4=Q1-Q2-Q3。
上述适合钢坯定重切割的新型多流辊道秤没有设置液压驱动系统,因此不需要设置价格昂贵的液压工作站,仅需要待铸坯完全进入输送辊道内即可完成对铸坯的称重。由于未设置液压工作站,能够方便对上述适合钢坯定重切割的新型多流辊道秤的维护。同时,在称重过程中不需要对铸坯进行提升,能够提升对铸坯的称重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龙门架具有顶部开口且供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支撑梁柱安装的安装空腔;所述龙门架在所述安装空腔的下方、前方和后方均设有水冷空腔,所述龙门架的一端设有与水冷空腔相通的进水接头且另一端设有与水冷空腔连通的出水接头;所述龙门架还设有将所述安装空腔的上端开口盖合的隔热顶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和衡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和衡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48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炭素熟料输送装置的分流入仓机构
 - 下一篇:一种钢材下料工装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