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4780.7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0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大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16K1/32 | 分类号: | F16K1/32;F16K31/04;F25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成哲;宋春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以及 冷冻 循环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使阀芯的进退动作稳定的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阀室(2A)与外壳(7)的内部空间(7A)由切口部(53)连通,从而能够使这些空间均压化,能够使阀芯(3)的举动稳定。此时,通过由切口部(53)形成连通部,从而即使减小阀芯(3)的外周面与引导部件(4)的贯通孔(40)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也能够使阀室(2A)与外壳(7)的内部空间(7A)均压化,并能够抑制引导阀芯(3)时的晃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一种电动阀,具备形成有阀室以及阀口的阀壳(阀主体)、在前端具有针状部的阀杆(阀芯)、以及用于驱动阀杆的步进马达,且能够调节阀口的开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阀中,安装到阀壳上的支撑部件(引导部件)具有供阀杆插通的导向孔、和与形成于步进马达的磁性转子的内螺纹部螺纹结合的外螺纹部。由此,磁性转子通过螺纹进给机构来移动,伴随于此,阀杆在导向孔内被引导而进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555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电动阀中,为了使阀芯的举动稳定,优选减小阀室与容纳转子等的外壳的内部空间的压力差。此时,阀室与外壳的内部空间通过阀芯与引导部件的滑动接触面彼此的间隙而连通,因此在增大了该间隙的情况下,虽然能够进一步减小压力差,但难以利用引导部件适当地引导阀芯,在阀芯进退时容易产生晃动。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阀中,在阀主体的上端安装有圆环状的盖,通过焊接等相对于该盖固定外壳。这样盖有时通过硬钎焊固定于阀主体。此时,若钎料流到阀主体的内周面,则在相对于阀主体压入引导部件的一部分来安装时,有在引导部件的安装位置产生偏差的可能性。若在引导部件的安装位置产生偏差,则无法适当地引导阀芯。如上所述,难以使阀芯的进退动作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阀芯的进退动作稳定的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阀,具备:具有阀室以及阀口的阀主体;开闭上述阀口的阀芯;沿轴线方向引导上述阀芯的引导部件;驱动上述阀芯进退的驱动部;以及固定于上述阀主体并容纳上述驱动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连结部件,该连结部件以上述阀芯处于能够开闭上述阀口的朝向以及位置的方式对上述引导部件进行定位并将上述引导部件与上述阀主体连结,除了上述阀芯的外周面与上述引导部件的内周面的滑动接触面彼此的间隙以外,还设有为了实现上述阀室与上述外壳的内部空间的均压化而使彼此连通的连通部。
根据这样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使阀室与外壳的内部空间均压化,从而能够使阀芯的举动稳定。此时,除阀芯的外周面与引导部件的内周面的滑动接触面彼此的间隙以外还设有连通部,从而即使减小阀芯与引导部件之间的间隙也能够使阀室与外壳的内部空间均压化,能够抑制引导阀芯时的晃动。因而,能够使阀芯的进退动作稳定化。
并且,引导部件经由连结部件而与阀主体连结,从而与将引导部件直接固定阀主体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抑制钎料的影响。即,在将用于将外壳固定于阀主体的部件和连结部件安装于阀主体的状态下,通过进行硬钎焊,钎料难以流入到连结部件的内周面,能够相对于阀主体恰当地连接连结部件,并且能够相对于连结部件适当地连接引导部件。因而,通过相对于阀口使引导部件的朝向以及位置适当,并利用这样的引导部件来引导阀芯,从而能够使阀芯的进退动作稳定化。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阀中,优选上述连通部切掉与上述阀主体的内周面紧密接触的上述连结部件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而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47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